[实用新型]凹凸双区高效耦合脱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50404.3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薛建明;刘建民;柏源;管一明;李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B01D53/64;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媛媛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凸 高效 耦合 脱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凹凸双区高效耦合脱硫系统,属于电力行业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2014年,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快速下降,实现了“十一五”以来的最大降幅。2014年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降至620万吨,比上年下降20.5%,提前一年完成750万吨目标要求。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31.4%,比上年下降6.8百分点;每千瓦时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47克,比上年下降0.38克。煤电烟气脱硫装机达到7.6亿千瓦,烟气脱硫装机比重由2005年的14%增长至2014年的91.4%。
2015年12月11日,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发[2015]164号),要求“到2020年,全国所有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力争实现超低排放(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全国有条件的新建燃煤发电机组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加快现役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步伐,将东部地区原计划2020年前完成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提前至2017年前总体完成;将对东部地区的要求逐步扩展至全国有条件地区,其中,中部地区力争在2018年前基本完成,西部地区在2020年前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正式扩围提速。
其中,超低排放要求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不高于35毫克/立方米。面临二氧化硫超低排放的要求,针对高硫煤质,机组负荷波动幅度大等实际情况,研究开发满足燃煤烟气超(超)低排放的脱硫技术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中国专利ZL201320574961.4研发了双pH值控制循环脱硫系统,双pH值循环系统独立运行,提高了脱硫效率,适用于高硫煤。但是,该技术在脱硫过程中,在吸收塔壁区域存在浆液挂壁和SO2逃逸的现象,即吸收塔壁区域吸收浆液分布严重不均,部分浆液如水幕一样挂壁并沿塔壁排出,从而造成塔壁1.2-1.5米范围内,吸收浆液密度低,传质比表面积小,SO2浓度高,这说明SO2具有沿内壁产生逃逸的现象,导致塔内壁区域脱硫效率降低,从而影响了整个系统的脱硫效率。中国专利ZL200810018955.4发明了一种烟气湿法脱硫吸收氧化装置,喷淋管下方的吸收塔内壁上装有浆液均布环,环上分布有小孔,解决了吸收塔塔壁刺穿漏浆问题,在不减少流通面积的前提下,加强了气液接触,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但是,该专利技术属于单塔多层喷淋技术,在煤质硫份超设计值较大和机组负荷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烟气二氧化硫无法满足超(超)低排放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燃煤电厂燃煤煤质超设计值较频繁,机组负荷波动幅度比较大等问题,克服超(超)低排放脱硫技术中吸收塔壁区域存在浆液挂壁和SO2逃逸的现象,提供一种凹凸双区高效耦合脱硫系统,避免或减少吸收塔的壁面效应,在吸收塔内壁及其附近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形成最大的气液接触,改善SO2与浆液的表面反应速率,达到提高SO2的脱除能力,满足超(超)低排放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凹凸双区高效耦合脱硫系统,包括低pH值区反应吸收系统、高pH值区反应吸收系统、凹凸气液均布环、高效除雾系统和脱水系统,低pH值区反应吸收系统和高pH值区反应吸收系统各自独立控制和运行;所述低pH值反应吸收系统包括低pH值区浆液喷淋系统、低pH值浆液氧化槽、氧化空气系统、低pH值浆液输送泵和侧进式搅拌器,所述高pH值反应吸收系统包括高pH值区浆液喷淋系统、新鲜石灰石浆液补充系统、顶进式搅拌器、高pH值浆液输送泵、高pH值浆液循环箱、溢流管和双相整流集液槽;所述氧化空气系统设置在低pH值浆液氧化槽内;所述双相整流集液槽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到高pH值浆液循环箱,所述高pH值浆液循环箱通过溢流管连接到低pH值氧化槽,所述新鲜石灰石浆液补充系统与高pH值浆液循环箱连通;所述凹凸气液均布环分别设置在低pH值区浆液喷淋系统和高pH值区浆液喷淋系统的下方。
所述低pH值区浆液喷淋系统和高pH值区浆液喷淋系统分别包括多个喷嘴。
所述氧化空气系统的数量与侧进式搅拌器的数量相一致。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在脱硫设施运行状态下,减缓塔内气液固三相反应过程动力学的相互制约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50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自动计重配料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进行湿法烟气脱硫的鼓泡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