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冰水冷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39314.4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8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丁永;曾清涛;施宏伟;俞超;张鸿;王熙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德尔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13/00;F25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水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冰水冷却池。
背景技术
酸性染料是一类结构上带有酸性基团的水溶性染料,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染色。酸性染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热量,在一般酸性材料生产中都会有冷却工序,用于对高温的酸性材料进行快速降温冷却。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56748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快速冷却罐,包括:通液部、冷却层、投放口、冷水进口、冷水出口、进液管、出液管;所述通液部外部设有冷却层,所述通液部一端设有进液管,另一端设有出液管,冷却层一端上部设有冷水进口,另一端下部设有冷水出口,所述冷却层顶部设有多个投放口。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罐,冷却层顶部设有多个投放口,在冷却层对通液部液体进行冷却的过程中,通过投放口向冷却层投放冰块。上述技术方案将冰块投入到罐体内,但是冰块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冰块将会浮在水面上,无法对罐体内底部的水进行快速降温,也无法使冰块均匀分布于通液管的外壁周围,从而导致对于酸性染料的冷却效果变差,通液管外壁周围的水温不同,导致液体受温不均匀,使通液管内的液体无法达到合适的温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直能够保持冰水混合物的低温状态,通液管受温均匀,冷却效果好的一种冰水冷却池。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冰水冷却池,包括池体、通液管、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通液管穿设池体,所述池体内从下至上嵌设有用于通过不同体积冰块的若干漏网,所述漏网上均设有若干网孔,所述网孔大小从下至上呈递减设置,所述池体底层设有入冰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从上至下网孔大小逐级递减的漏网作用,当在池体底层加入冰块后,由于漏网上不同网孔大小的作用,小体积的冰块将会上浮到相应的漏网层中,从而利用漏网的隔断,能够保证每一段通液管周围都会有冰水混合物,使整个冷却池从上至下温度保持均匀,能够一直保持低温,使冰水混合物均匀地分布于通液管外壁,从而通液管在通过冷却池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进行降温,提高了冷却池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冰块的资源,减小了浪费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一侧设有沿池体深度方向的输冰管道,所述输冰管道底端与入冰口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池体一侧的输冰管道,能够将冰块从输冰管道的管口放入,再输送到池体底层的入冰口,从而可以将所有大小的冰块首先通到池体底部,利用冰块密度比水小的特点,结合不同漏网上网孔的大小,使不同体积的冰块逐渐上浮,从而被隔断到不同层中,使冷却池内每一段通液管周围都能形成良好的冰水混合物,达到最好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冰管道内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切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输冰管道内的碎冰装置,可以将原先投入的大体积冰块先行进行破碎,使其利用旋转轴上的切刀作用,把大体积冰块碎裂成体积不同的冰块,从而能够通过不同大小的网孔往上上浮,碎裂成体积较小的冰块,能够更好的分布于通液管外壁周围,与水形成良好的冰水混合物,使冰块能够尽量填充整个冷却池,从而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冰管道底端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呈倾斜设置,所述滑轨远离输冰管道一端与入冰口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轨能够将输冰管道中的冰块顺利地投入到入冰口,从而进入池体的最底层,利用滑轨的倾斜设置,能够将管道内的冰块进行一个方向上的引导,将冰块直接通入池体最底层,不会存积在输冰管道内部,将冰块进行充分利用,不会产生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入冰口设有用于封闭池体的挡板,所述挡板一侧与池体底部呈铰接设置,所述池体底部设有弹性件,所述挡板靠近池体一侧与弹性件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入冰口处设置了一个能够封闭池体底部的挡板,利用弹性件的弹性回复作用,在输冰管道不进行输冰时,挡板被弹性件的回复力所支撑,将入冰口进行封闭,从而池内的液体不会流到输冰管道内,使池体充分利用冷却水和冰块,当输冰管道开始投冰时,利用冰块掉落的重力作用,能够冲开入冰口的挡板的作用,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从而使冰块能够顺利进入池体最底层,利用弹性件的可伸缩性,实现了池体自动的开合,避免了人工去进行操作。使整个投冰过程更方便,也使冷却池的使用效率更高。
本实用进行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液管设为螺旋状,所述通液管外壁与冰水混合物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德尔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德尔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39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铸坯尺寸测量工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佛香干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