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用调温器盖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37520.1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0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夏以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贝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调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组成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柴油机用调温器盖。
背景技术
调温器又称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作为一种自动调温装置,通常含有感温组件,借着膨胀或冷缩来开启、关掉空气、气体或液体的流动。其作用是根据发动机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目前,常用的调温器盖通常包括一个长方形的盖体,长方形盖体底部开设两个圆孔,其中一个圆孔与盖体顶部的弯管相连通,另一个圆孔顶部设置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均与底部的圆孔相连通。这种结构的调温器盖在使用过程中内部液体流向单一,导致调温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柴油机用调温器盖,该调温器盖内部形成混合腔,能保证柴油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柴油机用调温器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温器盖本体,调温器盖本体上形成腔体,腔体中设置隔板,隔板将腔体分隔为左腔体、右腔体,其中所述左腔体底部开设第一出水口,右腔体底部开设第二出水口;腔体上部设置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下部连通右腔体,隔板上设有缺口,该缺口将左腔体与右腔体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倾斜设置于腔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腔体顶部设置螺塞孔,该螺塞孔下端同时连通左腔体、右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温器盖本体边缘开设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对现有的调温器盖进行结构改进,使得调温器盖上的两个腔体相互连通,能有效保证柴油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3中,包括调温器盖本体1、第一出水口2、第二出水口3、进水管4、螺塞孔5、隔板6、连接孔7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柴油机用调温器盖,包括调温器盖本体1,调温器盖本体1上形成腔体,腔体中设置隔板6,隔板6将腔体分隔为左腔体、右腔体,其中所述左腔体底部开设第一出水口2,右腔体底部开设第二出水口3;腔体上部设置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下部连通右腔体,隔板6上设有缺口,该缺口将左腔体与右腔体相连通。
进水管4倾斜设置于腔体上,通过进水管4向调温器盖本体1的腔体中通入液流。
腔体顶部设置螺塞孔5,该螺塞孔5下端同时连通左腔体、右腔体。
调温器盖本体1边缘开设连接孔7,通过连接孔7将本实用新型产品紧固连接于调温器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本实用新型产品在工作时,通过连接孔7将调温器盖本体1紧固连接于调温器座上,第一出水口2、第二出水口3分别对应于调温器座上的相应接口,在螺塞孔5处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探测调温器盖本体1左腔体、右腔体相结合处的温度,并将探测到的温度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而控制进水管4的流速,实现实时调节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贝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贝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37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冷器
- 下一篇:一种电子节温器本体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