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桥梁健康监测传感器壳体的支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31469.3 | 申请日: | 2016-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3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臣;陈思竹;袁世娇;郑超;张涵;张玉涵;齐季;赵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国臣;陈思竹;袁世娇;郑超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000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桥梁 健康 监测 传感器 壳体 支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桥梁健康监测传感器壳体的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各类桥梁健康监测工作时,除了通用的共性技术外,将来产品化时 桥上的采集节点分为两类节点,第一类是短期部署电池供电的节点,第二类是 长期部署的太阳能供电的节点。汇聚及远传节点也有如此的划分,对于太阳能 板支架装置的可变性设计直接决定了供电的稳定性
很多时候需要承载传感器节点的支架可以任意方向旋转,已满做工作的特 定要求,现有的支架往往存在位置固定、角度不可以再次调整,不能依据周围 环境的变化来自行调整安放位置的缺点,使得桥梁健康监测研究受到一定的限 制。节点主要用于收集个采集终端采集来的数据,作为中转站,接着传输给上 级节点。而信息传输时对方向还有一定的敏感性,就如我们用的无线天线一样, 不同的方向与角度接收信息的质量是不同的。为此需要作为信息中转站的节点 具有各个方向收集信息的能力。
有鉴于此,中国专利201120568760.4公开了一种桥梁健康监测传感器壳体 的支架装置,包括机架、驱动电机、套筒和竖直杆,套筒安装在桥柱上,竖直 杆转动安装在套筒内,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竖直杆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 接,竖直杆上安装有紧固环,紧固环通过连接板一与传感器壳体相连接,紧固 环包括紧固环本体,紧固环本体上设置有缺口,紧固环本体的缺口处设置有通 过螺栓连接的连接板二和连接板三,紧固环本体上设置多个通槽,连接板一上 设置伸入到通槽内的立柱,紧固环本体的内表面设置垫层一,紧固环本体的外 表面设置有垫层二,垫层一的厚度为3mm~6mm,垫层二的厚度为3mm~6mm。 该桥梁健康监测传感器壳体的支架装置能够旋转,且结构简单,有效性强。但 是该实用新型存在以下问题:1.传感器壳体高度调节费力,给用户带来不便; 2.在地势不平坦的情况下使用,易发生倾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省力新型桥梁健康监测传感 器壳体的支架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地势不平坦的情况下使用时可避免倾倒现象 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桥梁健 康监测传感器壳体的支架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一伺服电机 和控制盒,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管体、底部延 伸至所述管体内的杆体、设置在所述管体外壁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杆体靠近底部的外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二 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管体的内腔中,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 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控制盒的外壁设置有触摸屏,所述控制盒内 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触摸屏 电性连接;所述杆体的顶端可旋转设置有用于安装在桥柱上的套筒,所述杆体 的外壁设置有传感器壳体;所述底板的底部各个角处分别设置有一高度微调装 置。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桥梁健康监测传感器壳体的支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 装置包括PLC、与所述PLC电性连接的第一伺服驱动器和第二伺服驱动器,所述 PLC与所述触摸屏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器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电性连 接,所述第二伺服驱动器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桥梁健康监测传感器壳体的支架装置,其中所述高度 微调装置包括可伸缩插接而成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外壁可 旋转设置有定位螺丝,所述定位螺丝的端头旋入到所述第一支管的内腔中并与 所述第二支管的外壁紧密接触,所述第二支管的顶端与所述底板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桥梁健康监测传感器壳体的支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 支管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板。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桥梁健康监测传感器壳体的支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 盒内设置有散热风扇。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桥梁健康监测传感器壳体的支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 支管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支管底端接触的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国臣;陈思竹;袁世娇;郑超,未经吴国臣;陈思竹;袁世娇;郑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314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自动标定温湿度变送器的校准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于装卸的段体封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