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自动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7270.3 | 申请日: | 2016-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5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君;张蕊;郭建平;丁盛;王富强;冯昌军;张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郓城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1F27/02;H01F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创博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管莹;李伟波 |
地址: | 2747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自动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自动化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GPRS通信的配电自动化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从而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检测、保护和控制。
传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馈线监控终端依据局部信息对线路故障进行判断,同时采用多次重合闸的方式,对线路进行多次通断,会造成非故障线路的停电,也会对电网设备造成冲击。同时,传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一般采用集中式的控制方式,容易造成大面积停电。
虽然近年来对传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作出了改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于农村、偏远山区,其各配电结点位置广而分散,某些远程数据不能及时的传送给远程监控中心,这会给整个系统的配电监控带来影响,甚至会由于消息滞后而造成严重后果;且其在数据采集之后直接传输给远程监控中心,再由远程监控中心统一分析后对终端进行控制,这样不仅会造成操作上的麻烦,而且控制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实现实时、就地的操作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基于GPRS通信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无法涵盖各种终端设备,以及无法同时实现现场集中控制和远程监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主站层、子站层、终端层和远程终端装置;
所述主站层为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所述子站层为四个监控子单元,所述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通过GPRS与各所述监控子单元进行双向通信;所述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一方面接收来自各所述监控子单元的上传信息,并根据需要对上传信息进行处理;另一方面根据处理结果下达指令给各所述监控子单元,以实现监控和管理整个配电网络的运行;
所述终端层包括馈线终端单元、远程终端单元、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和六氟化硫气体检测器,四个所述监控子单元分别双向通讯连接所述馈线终端单元、远程终端单元、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和六氟化硫气体检测器;
所述远程终端装置包括与所述馈线终端单元双向通讯连接的馈线开关,与所述远程终端单元双向通讯连接的环网柜,以及与所述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的配电变压器;
所述馈线终端单元、远程终端单元、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和六氟化硫气体检测器将采集到的开关位置、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六氟化硫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上传给相应的所述监控子单元,各所述监控子单元再通过GPRS上传给所述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所述配电网综合监控平台将上传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下达控制指令,控制指令被传输给各所述监控子单元,由各所述监控子单元分别控制的所述馈线终端单元、远程终端单元和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动作,及时执行故障保护动作;
所述配电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和绝缘外壳;所述变压器本体具有一“口”字形铁芯,所述“口”字形铁芯的上下芯柱上设置有宝塔形的上绕组和下绕组,所述变压器本体的输出端连接有保护电阻;所述绝缘外壳由两节对接包覆在所述变压器本体外周,并以对接螺丝连接固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各所述监控子单元之间能够进行通信,实现对不同区域监控信息的共享和交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外壳以无碱、无蜡玻璃丝斜纹缠绕而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外壳的铺层为0.35mm,铺层角度为55°~65°,粘合剂为环氧树脂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绕组和下绕组均分别包括两只高压绕组和两只低压绕组,以及励磁线圈,所述高压绕组、低压绕组和励磁线圈两两并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绕组采用漆包线外缠绕玻璃丝包线的漆包加丝包导线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郓城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郓城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72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