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运载小客车的动力装卸支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125316.8 | 申请日: | 2016-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4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嘉强 |
| 主分类号: | B60P7/14 | 分类号: | B60P7/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月光;林伟斌 |
| 地址: | 524001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运载 小客车 动力 装卸 支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装卸支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运载小客车的动力装卸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交通飞速发展的同时,车辆也越来越多,人们对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用于装载运输小客车的车辆也在不断地增多,为了保障车辆更好更安全的运输到售车中心,集装箱的运载小客车动力装卸支架成为了关键装置,市面上销售的集装箱的运载双层4辆小客车动力装卸支架系统各式各样,种类功能越来越好,但还是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
比如支撑柱控制不好,不能平稳的升降支撑板,很容易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造成财产损失,没有设置挡板装置,在遇到颠簸的路段,装载的车辆容易掉下来,引起交通事故,装置采用的材料不好,容易出现损坏,使用成本比较高等,导致了生产需求得不到提高,无法满足使用的需求,市面上需要集装箱的运载双层4辆小客车动力装卸支架系统的设备,提高集装箱的运载双层4辆小客车动力装卸支架系统的使用效率,能够更好的满足运输车辆,保障车辆的安全性,避免给使用者造成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运载小客车的动力装卸支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运载小客车的动力装卸支架装置,包括线路箱、机体和挡板,所述线路箱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下方安装有调控箱,所述调控箱的右侧位置固定有旋转器,所述旋转器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机体的外侧安装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调控箱相连接,所述机体的内部位置固定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上均设置有挡块,所述机体中安装有故障警报器,所述挡板与机体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方固定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驱动器,且驱动器与支撑柱相连接,所述驱动器的右侧位置固定有机械锁。
优选的,所述旋转器可旋转的角度为0—30°。
优选的,所述挡块的内部设有电动提升装置。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形状为镂空长方体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运载小客车的动力装卸支架装置,支撑柱上设置的驱动器,能够很好的进行操作控制,有效的解决了不能平稳的升降支撑板,很容易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减少财产损失,设置的挡板装置,在遇到颠簸的路段,装载的车辆不易掉下来,避免引起交通事故,装置采用的优质材料,不易出现损坏,使用成本比较低,能够更好的满足运输车辆,保障车辆的安全性,避免给使用者造成困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路箱,2、第二支撑板,3、驱动电机,4、旋转器,5、调控箱,6、挡块,7、操作面板,8、第一支撑板,9、机体,10、故障警报器,11、挡板,12、固定件,13、支撑柱,14、驱动器,15、机械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运载小客车的动力装卸支架装置,包括线路箱1、机体9和挡板11,线路箱1与驱动电机3相连接,驱动电机3的下方安装有调控箱5,调控箱5的右侧位置固定有旋转器4,旋转器4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旋转器4可旋转的角度为0—30°,机体9的外侧安装有操作面板7,操作面板7与调控箱5相连接,机体9的内部位置固定有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2和第一支撑板8上均设置有挡块6,挡块6的内部设有电动提升装置,机体9中安装有故障警报器10,挡板11与机体9相连接,挡板11的形状为镂空长方体状,第二支撑板2的下方固定有固定件12,固定件12上设置有支撑柱13,第一支撑板8的内部安装有驱动器14,且驱动器14与支撑柱13相连接,驱动器14的右侧位置固定有机械锁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嘉强,未经张嘉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53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