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鞍肩背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4832.9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9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清 |
主分类号: | A47D13/08 | 分类号: | A47D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义乌市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鞍 肩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鞍肩背带。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特别是亲子旅行活动,小孩往往被父母背着或抱着前行,但由于年龄的增长,背或抱便成为一种负担,但由于小孩年龄较小,体力有限,因此其一次性可持续前行的路程、速度均有限,因此,人们发明了各式各样的背带,有前挂式,有后背式,这类发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父母背或抱着前行时的双手压力,但小孩被束缚,其舒适性欠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另外一种型式的马鞍肩背带,包含坐垫和绑带体,所述的坐垫,其俯视呈“U”字形,在“U”字形的两端各设有一挂孔;所述的绑带体包含挂带、束缚体和横拉带;所述的束缚体包含腰带定位带、背包定位带、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包定位带,其背部与腰带定位带背面呈“十”字形固定贴设,腰带定位带正面与固定带背部呈“十”字形靠设且腰带定位带两端与固定带背部连接设置;所述的坐垫,其挂孔被挂带一端穿设,挂带另一端与腰带定位带上端连接;所述的横拉带,其与固定带横向平行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固定带背部中段连接。
上述的马鞍肩背带,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挂带,其由上带、下带和挂带搭接扣组成,上带和下带自由端分别连接挂带搭接扣的两端。
上述的马鞍肩背带,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背包定位带,其一端的正面设有魔术贴A面,另一端背面设有魔术贴B面。
上述的马鞍肩背带,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固定带,其一端的正面设有魔术贴A面,另一端背面设有魔术贴B面。
上述的马鞍肩背带,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固定带,可设有安全带,安全带与固定带横向平行设置,安全带的一端与固定带一端的背面中段连接且置于横拉带与固定带之间,安全带的另一端与固定带另一端的尾部背面连接,安全带由安全固定带、安全活动带和安全搭接扣组成,安全固定带自由端与安全搭接扣的一端连接,安全活动带的自由端折回卡设于安全搭接扣的另一端。
上述的马鞍肩背带,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横拉带,其由左带、右带和横拉带搭接扣组成,左带和右带的自由端分别折回卡设于横拉带搭接扣的两端。
上述的马鞍肩背带,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坐垫,其正面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束缚体的安全束缚,不但解放了使用者的双手,而且使得小孩坐在坐垫上更安全;通过坐垫的设计与安置使得小孩的重力更均匀地传递到使用者肩膀上,根据力的作用,小孩的重量直接通过使用者的骨骼传到地面,从而使得使用者更轻松、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图3:本实用新型的束缚体平摊示意图
图1-3中,1-坐垫,11-挂孔,12-防滑纹,2-绑带体,21-挂带,211-上带,212-下带,213-挂带搭接扣,22-束缚体,221-腰带定位带,222-背包定位带,222A-魔术贴A面,222B-魔术贴B面,223-固定带,223A-魔术贴A面,223B-魔术贴B面,224-安全带,224A-安全固定带,224B-安全活动带,224C-安全搭接扣,23-横拉带,231-左带,232-右带,233-横拉带搭接扣,2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清,未经刘海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48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