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契合蹲姿凹式坐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4579.7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8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宋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立刚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A47K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契合 蹲姿凹式 坐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厨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契合蹲姿凹式坐便器。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如厕的方式无非就是两种:蹲式和坐式;蹲式如厕可以采用平式坐便器和蹲坐两用式便器,坐式如厕可以采用蹲便器和蹲坐两用式便器。图1所示为现有的平式坐便器,即该坐便器与人体接触的部分呈平面状,人坐上去后,大腿与地面呈水平状,如坐在椅子上一般;坐在这种坐便器上如厕比较舒服,也比较雅观。图2所示为现有的蹲便器,是指使用时以人体取蹲式为特点的便器。图3所示为现有的蹲坐两用式便器,在蹲式的基础上加装了一个U型结构,该U型结构与人体接触的部分呈平面状;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坐在上面,把蹲式和坐式结合到了一起,功能比较全面,结构也比较简单。
然而采用上述便器如厕,会有以下问题:
蹲式如厕的问题:(1)长时间蹲着会增加腿部的负担,容易疲劳;突然起身容易造成大脑供血不足,以及起身费劲等;尤其不利于老年人;(2)容易发生意外,比如滑倒、骨折等。
坐式如厕的问题:(1)肛肠角比较小,不利于排便或排便不净;(2)大便时同时小便不太方便;(3)排便比较费力,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4)由于坐着比较舒服,排便时间比较长,更容易得便秘等疾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契合蹲姿凹式坐便器,以使排便过程更加顺畅、减轻腿部负担,又可减少便秘等疾病,从而提高如厕的舒服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契合蹲姿凹式坐便器,包括马桶座,所述马桶座沿其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圈座部和桶身部;靠近所述桶身部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排水口;
所述圈座部的一面与所述桶身部固定连接,另一面具有落座面;
沿所述马桶座的长度方向所述桶身部具有相对应的前端和后端;
所述圈座部沿所述马桶座的长度方向依次具有顺滑连接的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所述第一区与所述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区与所述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区的内表面沿所述马桶座的高度方向从上至下逐渐靠近所述后端;所述第一区的落座面高于所述第二区的落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区的内表面沿所述马桶座的高度方向从上至下逐渐靠近所述前端;所述第三区的落座面高于所述第二区的落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的内表面为内凹曲面或者锥面;所述第三区的内表面为内凹曲面或者锥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的内表面为锥面;所述第三区的内表面为锥面;
所述第一区的内表面的锥度范围为40°-50°;
所述第三区的内表面的锥度范围为10°-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的落座面高于所述第二区的落座面的尺寸范围为150mm-300mm;
沿所述马桶座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区的长度的尺寸范围为150mm-300mm。
进一步地,所述契合蹲姿凹式坐便器还包括马桶圈;所述马桶圈能够盖合在所述圈座部上;
所述马桶圈的形状与所述圈座部的形状相适应;或者,所述马桶圈与所述圈座部配合的一面与所述圈座部的落座面相适应,另一面为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契合蹲姿凹式坐便器还包括马桶盖;所述马桶盖能够盖合在所述马桶圈上;
所述马桶盖的形状与所述圈座部的形状相适应;或者,所述马桶盖与所述马桶圈配合的一面与所述马桶圈相适应,另一面为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契合蹲姿凹式坐便器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设置在所述马桶座的两侧,且相对于所述马桶座位置固定;所述扶手的部分或者全部高于所述马桶座;
所述扶手能够沿所述马桶座的长度方向或者沿所述马桶座的高度方向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包括沿所述马桶座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杆部,所述第一杆部高于所述马桶座;
所述第一杆部包括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能够沿所述马桶座的长度方向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包括沿所述马桶座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杆部,所述第二杆部的握持部高于所述马桶座;
所述第二杆部包括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能够沿所述马桶座的高度方向伸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立刚,未经宋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45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