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放式防砂泄油环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4416.9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9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祥斌 |
主分类号: | E21B43/12 | 分类号: | E21B43/12 |
代理公司: | 通化旺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22205 | 代理人: | 王阳 |
地址: | 134000 吉林省通化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放式防砂泄油 环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修井工具,即提放式防砂泄油环保装置。是修井、检泵作业的环保作业工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修井时,起、下油管管柱时,管柱内部的井液(原油及其它液体)会随着管柱被带出井口,散落到场面,严重污染作业环境同时亦对大地造成污染。随着国家对于各产业环保作业的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对于环保作业,防止环境污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放式防砂泄油环保装置就是根据行业要求,自主研发的修井环保作业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运行可靠,有效清除油管管柱内的原油及井液的提放式防砂泄油环保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放式防砂泄油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主体,主体上端带有接头,主体内衬有活塞;连接杆上套有筒状卡爪并穿插在主体内;卡爪圆周延轴向开有多个莲花瓣形槽口;卡爪圆周上有一段瓦槽,对应活塞表面有一段凸台;管状主体上对应活塞部位有泄油孔,泄油孔内有开缝线耐油密封橡胶,连接杆下端带有接箍。筒状卡爪外径两端细,中间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密封、运行可靠,有效清除油管管柱内的原油及井液,保证油管管柱内无原油及井液,实现环保作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2是图1沿A-A剖面结构简图。
图3是螺纹橡胶孔放大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零部件名称如下:主体1,接头2,活塞3,卡爪4,莲花瓣形槽口5,连接杆8,接箍9,密封橡胶10,密封圈11,Y形密封圈12,接头密封圈13,十字槽线14。
参见图1-3,提放式防砂泄油环保装置,包括管状主体1,主体1上端带有接头2,主体1内衬有活塞3;连接杆8上套有筒状卡爪4并穿插在主体1内;卡爪4圆周延轴向开有多个莲花瓣形槽口5;卡爪4圆周上有一段凹槽,对应活塞3表面有一段凸台;管状主体1上对应活塞3部位有泄油孔,泄油孔内有开缝线耐油密封橡胶10,连接杆8下端带有接箍9。卡爪4外径两端细,中间粗,便于与活塞3配合。
工作原理:主体1与抽油泵上部第3-4根油管处连接;卡爪4套在连接杆8上,能自由滑动,安装上接箍9。抽油泵活塞连接抽油杆柱,在第2-3根处连接连接杆8,保证抽油泵有效行程,连接杆8上的卡爪4不与泄油器内的活塞接触。卡爪4圆周延轴向开有莲花瓣形槽口5,提高卡爪4弹性。在修井或检抽油泵时,上提抽油杆柱,连接杆8进入主体1内,卡爪4收缩进入活塞3内,与活塞3卡住,带动活塞3上行到主体内限位处活塞3不动,卡爪4收缩,从主体1提出,主体1上的螺纹橡胶孔打开(泄油孔和其内开缝线耐油密封橡胶10总称)。主体1上的螺纹橡胶孔,是螺纹孔硫化耐油橡胶后,用刀开十字槽线14,保证有压力时十字槽线14打开。此时,油管管柱内的原油及井液从螺纹橡胶孔泄入到套管内,保证油管管柱内无原油及井液,起到环保作业的需要。
上面描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祥斌,未经陈祥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44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油井用注水装置
- 下一篇:抽汲工具密闭自锁式气动防喷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