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混合气体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5748.0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0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徐作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骏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18;B01D5/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2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薄膜 生产 混合气体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混合气体回收装置,主要应用于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混合气体回收处理。
背景技术
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是一种强极性非质子化溶剂,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相比,DMAC的毒性和挥发性较低,稳定性较高,不易变色,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和有机合成工业中。DMAC对多种树脂尤其是聚氨基甲酸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可用作耐热纤维、塑料薄膜、涂料、制药、催化剂等的溶剂。
目前,在聚酰亚胺生产工艺中,大部分都是使用DMF或DMAC作为聚合溶剂。聚酰胺酸树脂溶液经过流延、热亚胺化工序时,在高温空气的作用下,流延膜中的溶剂(DMF或DMAC)不断由初膜内部向表面扩散,继而蒸发,以及部分辅料、异亚胺化副产物均被热空气流带走,形成了由热空气、DMF或DMAC和部分辅料添加剂浮尘组成的混合气体。
由于国内生产聚酰亚胺的企业相对较少,有关对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混合气体回收的文献、专利或有关报道相对较少。目前,聚酰亚胺生产企业对混合气体采取的措施是:烘箱中的混合气体先由风机负压抽取,通过冷却器冷凝后,直接进入洗气塔进行喷淋吸收,然后混合气体尾气再利用气液分离器进行尾气高空排放,其存在如下不足:
首先,整个回收过程中,混合气体中的DMF或DMAC回收效率低,损失大,并严重污染环境;其次,混合气体经过喷淋装置后,水分含量相对提高,在高空排放时会形成水雾,会严重腐蚀设备部件,同时,设备运行能耗较高,增加了整个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能高效回收聚酰亚胺生产中混合气体中的溶剂DMAC或DMF,减少聚酰亚胺生产厂家对环境的污染,解决混合气体尾气排空时的水雾对设备的腐蚀问题的、低成本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混合气体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混合气体回收装置,它包括风机、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洗气塔、溶液储槽Ⅰ、溶液储槽Ⅱ和溶液储槽Ⅲ,所述风机进口处设有一个过滤器,风机的出口与一级冷凝器进口相连通,一级冷凝器出口与二级冷凝器进口相连通,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分别与溶液储槽Ⅰ相连通,所述洗气塔由下而上依次设置下层喷淋室、填料室、上层喷淋室和水雾处理器,二级冷凝器出口与洗气塔的下层喷淋室进口相连通,下层喷淋室与下层喷淋器之间设有循环泵Ⅰ和过滤器,循环泵Ⅰ和过滤器所在管路与溶液储槽Ⅱ相通,上层喷淋室与上层喷淋器之间设有循环泵Ⅱ,循环泵Ⅱ所在管路与溶液储槽Ⅲ相通。
所述下层喷淋室顶部设置下层喷淋器。
填料室的底部设置填料室收集器。
上层喷淋室顶部设置上层喷淋器。
所述上层喷淋室中设有一个锥形的气体分布器。
本实用新型是将聚酰亚胺混合气体输送至一、二级冷却器甚至多级冷却器进行气体冷却,冷却后的溶剂DMAC或DMF收集到溶液储槽Ⅰ;再将冷却后的混合废气送入洗气塔的下层喷淋室,通过循环泵将DMAC或DMF溶液不断被抽至下喷淋器而与混合废气进行循环、多级喷淋吸收,其一段为同向喷淋,另一段逆向喷淋,当然也可以是三段、四段或更多段的喷淋吸收;喷淋后的混合废气再进入填料室,通过填料室的填料再次与溶剂DMAC或DMF进行接触吸收;经过填料室的混合尾气进入上喷淋器室,通过在循环泵的作用不断被抽至喷淋器而与混合废气进行喷淋吸收;最后通过除雾层,除去尾气中德水雾,达标后对空排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这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混合气体回收装置实用多级冷凝装置和多级、循环喷淋装置,能完全回收聚酰亚胺生产中混合气体中的溶剂DMAC或DMF,解决聚酰亚胺生产厂家对环境的污染;解决混合气体尾气排空时的水雾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混合气体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风机1、一级冷凝器2、二级冷凝器3、洗气塔4、下层喷淋室4.1、下层喷淋器4.2、填料室收集器4.3、填料室4.4、上层喷淋室4.5、上层喷淋器4.6、水雾处理器4.7、过滤器5、溶液储槽Ⅰ6、溶液储槽Ⅱ7、溶液储槽Ⅲ8、循环泵Ⅰ9、循环泵Ⅱ10、气体分布器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只是为了进一步清楚说明本实施新型聚酰亚胺薄膜生产中混合气体回收装置成及结构,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骏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阴骏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57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环压缩机气液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