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震动式猴魁捏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3740.0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5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姚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炜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5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震动 式猴魁捏尖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扁形茶叶深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猴魁捏尖机。
背景技术:
太平猴魁是中国历史名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龙门、三口一带。太平猴魁外形为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稳红,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有独特的猴韵,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猴魁茶叶杀青后,还需要进行捏尖作业,捏尖时现在多采用手工作业,但是效率很低,而且制成的茶叶形状相差较大,茶叶的品质下降,申请号为201320459596.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捏尖机,但是茶叶捏尖机的入料口在及其顶部,人工入料时茶叶垂直向下容易弯折造成堵塞,而且出料时茶叶在筛网上排列较为杂乱,造成茶叶相互挤压烘干效果较差,公开号为CN10401268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数控茶叶捏尖成型机,也需要人工从加料口加入茶叶,且为批量从同一加料口加入茶叶,容易造成茶叶在加料口相互挤压折断,影响茶叶成品品相。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震动式猴魁捏尖机,采用震动导轨方式将统一方向排列后的茶叶逐片运送至对应的入料口,滚轮抓取茶叶叶梗后捏尖成型的方式进行捏尖,从而实现了自动化、逐片、批次进行捏尖,避免了茶叶相互挤压折断,提升了成品猴魁茶叶品质,提高了捏尖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震动式猴魁捏尖机,包括震动传送部件、入料部件、捏扁部件和出料部件;所述震动传送部件包括震动导轨和震动调节部件,震动导轨包括传送槽,所述震动调节部件包括可控制震动导轨震动或停止震动的开关,震动合力方向朝向入料部件;所述入料部件包括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为水平设置的漏斗状结构,宽开口面向传送槽,窄开口面向捏扁部件;所述捏扁部件包括上下两根圆柱形滚轮、调节上下圆柱形滚轮之间距离的滚轮调节部件和带动下圆柱形滚轮转动的电机,上下圆柱形滚轮之间的间隙紧邻入料口窄开口;所述出料部件包括传送面板和位于其下的传动轴。
进一步地,所述震动导轨有1-20条传送槽,优选为7条传送槽时更适合操控。
进一步地,所述震动调节部件还包括控制震动导轨震动幅度和震动距离的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口的数量与传送槽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口的宽开口直径为20至50mm。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口的窄开口直径为3至10mm。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圆柱形滚轮表面为聚四氟乙烯涂层。无毒害且压扁过程更加润滑流畅。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口的窄开口直径优选为5mm时,更方便茶叶通过入料口窄开口面。
所述震动式猴魁捏尖机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滚轮调节部件使两根圆柱形滚轮转动,并调节两根圆柱形滚轮之间间隙;再将杀青后的猴魁茶叶一片片依次排列置于传送槽内,叶梗均朝向入料口方向,使震动导轨处于震动状态,调节震动导轨震动幅度和震动距离,使茶叶向入料口方向跳动,当茶叶叶梗跳至入料口并穿出入料口窄开口后,即进入两根圆柱形滚轮之间间隙,被转动的两根圆柱形滚轮捕获带出入料口并被压扁,压扁成形后整齐落在传送面板上被传送走,完成捏尖过程。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是采用该装置捏尖过程,无须通过人工从入料口喂茶,节约人力成本;二是每片猴魁均为独立捏尖,茶叶之间不会相互挤压折断,捏尖后的品相更好;三是一次可以进行多片猴魁同时捏尖,提高了捏尖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炜,未经姚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3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铃薯高效磋磨机
- 下一篇:一种稻米烘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