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线自动成型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0311.8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4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富鸿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4 | 分类号: | B21C37/04;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史慧敏 |
地址: | 343119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线 自动 成型 加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制品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铜线的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铜线自动成型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向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方向迈进,铜在生产建设、人民生活、以及高新技术上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铜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优异、塑性好、易加工、无磁性,其导热系数仅次于金和银。因此,铜线被广泛应用于低压电器产品中。但是现有技术中铜线成型大都无法连续自动生产,因为铜线很长在生产过程中拉伸设备应该有无限长,才能连续自动的拉伸,并且铜线的形状直径等参数需要额外再进行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连续拉制成型的铜线自动加工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线自动成型加工系统,包括成型腔和测量腔,所述成型腔内包括多个螺旋形的成型轨道,所述成型轨道为圆孔结构,成型轨道的圆孔直径自起始端至结束端逐渐降低;所述成型腔连接测量腔,测量腔内具有水平的测量轨道,测量轨道为圆孔结构,测量轨道的圆孔直径为铜线直径的基准尺寸,测量轨道内设置报警装置。
优选的,所述成型轨道底面为弧形传送带,底面和侧面均为弧形粗糙面,顶面为弧形光滑面。
优选的,所述多个成型轨道并排放置。
优选的,所述多个测量轨道并排放置。
优选的,所述测量轨道底面为弧形传送带。
优选的,在测量轨道内设置传感器,当传感器感知铜线在测量轨道中停顿时间超出基准时间时,触发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成型腔中的成型轨道设置为螺旋形则避免了直线型需要占用巨大场地的问题,可以连续自动的工作,而成型轨道为直径逐渐降低的圆孔结构使铜线随着前行逐渐变细,而成型轨道的侧面为弧形粗糙面是为了增大铜线与成型轨道的摩擦力,使铜线能够随着底面的传送带前进;而在测量腔内设置与成型轨道连接的测量轨道是为了检测铜线的直径是否符合标准,测量轨道中的圆孔直径为铜线直径的基准尺寸,当铜线在测量轨道中卡住不能前行时,则会触发报警装置,可以对不符合条件的铜线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该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成型腔;2、测量腔;3、成型轨道;4、测量轨道;5、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铜线自动成型加工系统,包括成型腔1和测量腔2,所述成型腔1内包括多个螺旋形的成型轨道3,所述成型轨道3为圆孔结构,成型轨道3的圆孔直径自起始端至结束端逐渐降低;所述成型腔1连接测量腔2,测量腔2内具有水平的测量轨道4,测量轨道4为圆孔结构,测量轨道4的圆孔直径为铜线直径的基准尺寸,测量轨道4内设置报警装置5。
成型轨道3底面为弧形传送带,底面和侧面均为弧形粗糙面,顶面为弧形光滑面,多个成型轨道3并排放置,多个测量轨道4并排放置,测量轨道4底面为弧形传送带,在测量轨道4内设置传感器,当传感器感知铜线在测量轨道4中停顿时间超出基准时间时,触发报警装置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成型腔1中的成型轨道3设置为螺旋形则避免了直线型需要占用巨大场地的问题,而成型轨道3为直径逐渐降低的圆孔结构使铜线随着前行逐渐变细,而成型轨道3的侧面为弧形粗糙面是为了增大铜线与成型轨道3的摩擦力,使铜线能够随着底面的传送带前进;而在测量腔2内设置与成型轨道3连接的测量轨道4是为了检测铜线的直径是否符合标准,测量轨道4中的圆孔直径为铜线直径的基准尺寸,当铜线在测量轨道4中卡住不能前行时,则会触发报警装置5,可以对不符合条件的铜线进行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富鸿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富鸿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03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形钣金件的孔定位检测治具
- 下一篇:一种带有拉力检测功能的5T单链拉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