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成氢用大功率整流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8234.2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6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投亿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0400 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大功率 整流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整流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氢用大功率整流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整流器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一种整流装置,常用的整流器主要是二极管整流器,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能,通过一定的组合,将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
对于工业合成氢燃气的合成装置等大型反应设备,则需要大功率的整流电源,整流电源中通过二极管的电流也较大,因此二极管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必须通过散热器对二极管进行散热,否则,二极管将被烧坏。现有的整流器的散热器通常采用的风冷散热,在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散热器,将二极管安装在散热器上表面,散热器下表面设置有散热翅片,通过风冷对二极管进行散热,但是,这种结构的散热器,在使用时,整流器通过散热器安装在某些支撑架上,散热翅片底部被遮挡,散热翅片的通风效果较差,导致二极管的散热效果也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现有技术的整流器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合成氢用大功率整流电源装置,采用风冷和水冷相结合的散热方式,散热效果更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合成氢用大功率整流电源装置,包括金属材料制成的散热底座和金属材料制成的散热顶板,散热底座和散热顶板之间设置有六个整流二极管,所述的散热底座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整流二极管的凹坑部,凹坑部的底部涂布有散热硅胶层,整流二极管的下端面与凹坑部中的散热硅胶层相贴;整流二极管的上端面与散热顶板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热块,导热块的上部嵌入所述的散热顶板中,整流二极管的上端面与散热顶板的下端面之间同时还设置有套在导热块上的弹性部件;所述的散热底座和散热顶板之间通过塑料螺钉连接固定;
所述的散热底座中间设置有呈S形分布的水冷通道,水冷通道的入水口端依次连接有入水管接头、入水管和水冷循环泵,水冷通道的出水口端依次连接有出水管接头和出水管,水冷通道中设置有若干个通过轴承安装的螺旋杆,螺旋杆上设置有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螺旋叶片;
所述的散热顶板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散热翅片。
优选地,所述的弹性部件采用螺旋弹簧。
优选地,所述的导热块与散热顶板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固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整流二极管的下部设置有水冷的散热底座,不受外界条件的干扰,散热效果更好。
2.在散热底座的水冷通道中设置有螺栓杆及螺旋叶片,能够在水冷的时候旋转,通过螺旋叶片清理到长时间使用堆积在水冷通道管壁的苔藓等,保持水冷散热效果。
3.在整流二极管的上部设置有风冷的散热顶板,从而将风冷和水冷相结合,使得整流二极管的散热效果进一步提高。
4.本整流电源装置用于合成氢设备,所制备的合成氢燃气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具有节能、低碳等优点,可替代现有燃料,广泛用于工业、汽车、民用等各个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合成氢用大功率整流电源装置全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标记:1-水冷循环泵,2-入水管,3-入水管接头,4-水冷通道,5-散热底座,6-螺旋叶片,7-螺旋杆,8-出水管接头,9-出水管,10-弹性部件,11-散热顶板,12-散热翅片,13-导热块,14-整流二极管,15-塑料螺钉,16-凹坑部,17-散热硅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合成氢用大功率整流电源装置,包括金属材料制成的散热底座5和金属材料制成的散热顶板11,散热底座5和散热顶板11之间设置有六个整流二极管14,所述的散热底座5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整流二极管14的凹坑部16,凹坑部16的底部涂布有散热硅胶层17,整流二极管14的下端面与凹坑部16中的散热硅胶层17相贴;整流二极管14的上端面与散热顶板11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热块13,导热块13的上部嵌入所述的散热顶板11中,整流二极管14的上端面与散热顶板11的下端面之间同时还设置有套在导热块13上的弹性部件10;所述的散热底座5和散热顶板11之间通过塑料螺钉15连接固定。
散热底座5中间设置有呈S形分布的水冷通道4,水冷通道4的入水口端依次连接有入水管接头3、入水管2和水冷循环泵1,水冷通道4的出水口端依次连接有出水管接头8和出水管9,水冷通道4中设置有若干个通过轴承安装的螺旋杆7,螺旋杆7上设置有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螺旋叶片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投亿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投亿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8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可延展导线的穿戴式柔性温差发电结构
- 下一篇:一种凹台智能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