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胎自粘沥青防水卷材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7272.6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0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窦登裕;吴士玮;刘金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08;B32B11/04;B32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516084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防水 卷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卷材,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胎单面自粘沥青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胎单面自粘卷材以其性能可靠、施工便捷、冷施工等优点在建筑防水卷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受到众多建筑商和施工方的认可,广泛用于各类建筑的非暴露层面、地下和室内工程防水。
然而,已有的无胎单面自粘卷材存在搭接不规范,施工效率低,卷材翘边的问题,增加了渗漏的风险,影响着无胎单面自粘卷材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胎自粘沥青防水卷材,以解决因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缺点而造成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胎自粘沥青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包括:位于上层的增强膜、位于下层的隔离膜以及位于中间层的自粘沥青,所述增强膜两侧露出部分自粘沥青,以在增强膜两侧分别形成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其中,在所述增强膜上分别靠近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处与所述卷材边缘平行地设置有第一搭接线和第二搭接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边和所述第二搭接边呈非对称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边和所述第二搭接边的宽度分别为2cm和5cm。
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线和所述第二搭接线距对应卷材边缘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线和所述第二搭接线距对应卷材边缘的距离为8-10cm。
优选地,所述增强膜为HDPE、PET、PP高分子膜或片材。
优选地,所述隔离膜为涂硅油PET隔离膜。
优选地,所述防水卷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上方的用于隔离的隔离边膜。
优选地,在与另一防水卷材相搭接的状态下,所述防水卷材的第一搭接边与所述另一防水卷材的第二搭接边相搭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由于卷材自带两个搭接边和两条搭接线,这样在施工时可以通过参照搭接线将多个防水卷材进行精准地搭接,而无需测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规范了搭接宽度,不但解决了卷材翘边的问题,而且提高了防水的可靠性,拓宽了无胎自粘卷材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获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实现到并获得。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许多方面。附图中的组成部分不一定成比例,重点在于清楚地例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无胎单面自粘卷材平面示意图;以及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无胎单面自粘卷材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精神及其主要操作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无胎单面自粘防水卷材平面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无胎单面自粘防水卷材截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水卷材可以包括:位于上层的增强膜1、位于下层的隔离膜3以及位于中间层的自粘沥青2。增强膜1两侧露出部分自粘沥青,露出的自粘沥青2在增强膜1两侧分别形成第一搭接边(长搭接边)2a和第二搭接边(短搭接边)2b。
在增强膜1上靠近第一搭接边2a和第二搭接边2b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搭接线1a和第二搭接线2b。第一搭接线1a和第二搭接线2b与卷材边缘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惠州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72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剥膜装置
- 下一篇:新型降噪隔声隔热阻尼材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