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降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6544.0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4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晓峰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C02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降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解装置,具体的来说,是涉及到一种利用微生物对废弃 物进行降解的生物降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数量不断增多,需要 对其进行处理,比如医院的医疗药剂和材料,比如生活垃圾、生活粪便等物质, 人民想到过各个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掩埋、焚烧等,但是这些处理方式比如 掩埋的处理时间较长,而且有些物质会渗透到地下水中,造成二次污染,比如 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大气环境。生物降解的方式是处理垃圾的最佳方式 之一。
目前的生物降解装置不能保证细菌等得到最适宜的生长条件,导致其降解 缓慢,难以满足工业降解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对废弃物进行降解的 生物降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其包括通气管、转轴、支架、壳体和端板组合的密封 室,所述端板上开设有孔,通气管穿过端板上的孔进入密封室内部,通气管和 端板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所述转轴通过支架和壳体连接,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 有挡板,所述通气管上铰接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和挡板的宽度之和大于壳体 的半径,所述翻转板内部具有内腔,所述内腔和通气管内部连通,所述翻转板 上开设有通气孔。
所述通气管和翻转板之间通过合页铰接。
所述合页通过固定杆分别和通气管和翻转板固定。
所述翻转板的数量为1-3个。
所述翻转板和挡板的宽度之和大于壳体的半径1-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将待降解的物体,比如粪便等废弃物和微 生物菌等放入壳体,然后盖上端板,穿入通气孔,并密封好。通过通气管通入 空气或者氧气,空气或者氧气穿过通孔进入翻转板,最后通过通气孔进入壳体 内,和待降解的物体混合。转轴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壳体转动,壳体在转动的 过程中会带动一部分物料转动,同时带动壳体上的挡板转动,挡板在转动的过 程中,会和翻转板接触,使翻转板的末端偏移,当翻转板偏移到一定角度时, 挡板和翻转板脱离接触,在挡板转动的过程中,会经常和翻转板接触,使翻转 板转动,翻转板转动时,会带动物料,从而使物料呈翻动状态,有利于物料与 空气或氧气接触,促进发酵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板和挡板4的位置关系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在图中,1通气管、2端板、3壳体、4挡板、5翻转板、51通气孔、6支架、 7转轴、8合页、9固定杆、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通气管1、转轴7、支架6、壳体3和端板2 组合的密封室,所述端板2上开设有孔,通气管1穿过端板2上的孔进入密封 室内部,通气管1和端板2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所述转轴7通过支架6和壳体1 连接,所述壳体3的内侧固定有挡板4,所述通气管1上铰接有翻转板5,所述 翻转板5和挡板4的宽度之和大于壳体3的半径,所述翻转板5内部具有内腔, 所述内腔和通气管1内部连通,所述翻转板5上开设有通气孔51。
所述通气管1和翻转板5之间通过合页8铰接。
所述合页8通过固定杆9分别和通气管1和翻转板5固定。
所述翻转板5的数量为1-3个。
所述翻转板5和挡板4的宽度之和大于壳体3的半径1-2cm。
本实用新型的降解方式是,首先将待降解的物体,比如粪便等废弃物和微 生物菌等放入壳体3,然后盖上端板2,穿入通气孔1,并密封好。通过通气管 1通入空气或者氧气,空气或者氧气穿过通孔10进入翻转板5,最后通过通气 孔51进入壳体3内,和待降解的物体混合。转轴7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壳体3 转动,壳体3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一部分物料转动,同时带动壳体3上的挡 板4转动,挡板4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和翻转板5接触,使翻转板5的末端偏 移,当翻转板5偏移到一定角度时,挡板4和翻转板5脱离接触,在挡板4转 动的过程中,会经常和翻转板5接触,使翻转板5转动,翻转板5转动时,会 带动物料,从而使物料呈翻动状态,有利于物料与空气或氧气接触,促进发酵 的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晓峰,未经吴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65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能烤锅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发热元件的陶瓷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