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耙道钢筋笼的支护钢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3492.1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0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许发刚;吴刚;胡光照;张大伟;张敬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4 | 分类号: | E21D1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5105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耙道 钢筋 支护 钢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于发生坍塌的隧道的开挖施工中所使用的支护工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耙道钢筋笼的支护钢架。
背景技术
矿山隧道等地下工程的隧道开挖后,为了有效的约束和控制围岩变形,加强围岩的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均需要施作必要的支护结构。目前用于软弱破碎围岩地段的支护方法一般均为新奥法施工,新奥法即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它是以隧道工程经验和岩体力学的理论为基础,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组合在一起作为主要支护手段的一种施工方法。
而采矿场的电耙道工程历来是井巷工程中极其重要的工程之一,电耙道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其服务年限。当开挖通过地应力比较复杂的软岩破碎地段时,由于应力释放引起围岩碎胀变形,且变形量大、速度快、持续时间久,仅仅依靠初期支护不足以抑制围岩变形的发展,容易发生支护破坏开裂,造成严重的破损,失稳造成坍塌的事故的也不在少数,需要二次支护承受较大部分的后期围岩形变压力。这时二次支护就不再是单纯的缓冲结构,将承受荷载成为有效降低围岩应力的一部分有效支护结构,所以二次支护的加强是避免复杂地质条件下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造成的围岩塌方、支护结构破坏、拱架拆换等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耙道钢筋笼的支护钢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耙道钢筋笼的支护钢架,包括相对设置的模板,所述两个模板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相对的竖直固定立架,所述相对的固定立架之间连接设置有撑杆,撑杆的Y轴方向设置有拉杆,撑杆的Z轴方向设置有支架,且撑杆、支架和拉杆之间分别两两十字交叉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立架为槽钢,且固定立架内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U型槽,U型槽的槽壁上设置有插销孔。
进一步地,所述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U型槽内,且撑杆通过插销固定在U型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立架的上下端面上分别焊接设置有上封板和下封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立架内的U型槽的槽壁高于固定立架的槽壁。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立架与U型槽为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更加稳固,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快捷,整个安装材料能进行回收反复利用,不会产生材料的浪费,提高了电耙道的支护质量,使整个施工进度得到了提高。同时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电耙道成型以及电耙道坚固系数要求,杜绝因支架变形所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以及事故,控制度更好,实现率更高,使电耙道的成型超出预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耙道钢筋笼的支护钢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耙道钢筋笼的支护钢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耙道钢筋笼的支护钢架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U型槽的结构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固定立架,2、U型槽,3、支架,4、撑杆,5、拉杆,6、插销孔,7、上封板,8、下封板,9、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图2、图3、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耙道钢筋笼的支护钢架,包括相对设置的模板9,所述两个模板9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相对的竖直固定立架1,所述相对的固定立架1之间连接设置有撑杆4,撑杆4的Y轴方向设置有拉杆5,撑杆4的Z轴方向设置有支架3,且撑杆4、支架3和拉杆5之间分别两两十字交叉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3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物用防沉降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隧道栈桥前后桥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