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3009.X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5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向宝明;孙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海菱达精密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29/06 | 分类号: | F16C2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吴辉辉 |
地址: | 314299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一体化中的滚动部件领域,尤其指一种滑块。
背景技术
滚动直线导轨副是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通过滚动体(滚珠或滚柱)做既定轨迹的无限循环来支承和传递载体并赋予一定导向精度的直线运动副。简而言之,可分为“导轨、滑块、返向器”三大元件。从运动功能上讲,就是“滑块”相对“导轨”通过“滚动体”周而复始的“循环和传力”来完成一定精度的直线往复运动。滑块中的滚珠的滚动越顺畅越有利于减少往复运动中产生的振动或冲击。滑块上与导轨接触位置设有滚珠滑道,滑块内部设有与滚珠滑道对应的回球通道,滚珠在滚珠滑道与回球通道通过返向器返向实现运行,而现有的滚珠滑道为直线通道,如图2所示,滑道4的内边沿41和外边沿都为直线,滑块中的一排排滚珠依次快速通过时从返向器的返向通道运行到滚珠滑道(或者滚珠从滚珠滑道运行到返向器的返向通道),滚珠在该运动过程中的“突然加载或突然卸载”产生“刚性突变”,滚珠产生刚性的高频冲撞,滚珠在高速运动下的“高频震动”伴随产生较大的的冲击噪音,严重影响了滚珠运动的平稳性(即整个滑块相对于滑轨运动的稳定性),并且使用寿命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滑块,为滚珠在返向器与滑道之间运行提供一个缓冲,减少了滑块中滚珠运行产生冲击力,也降低了滑块滑动的噪音,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滑块,包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前、后两端设有返向器,返向器内设有回转通道;所述滑块下部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一凹槽,所述任一第一凹槽的两端对称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设滚珠,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滑道对应的返向通道,所述回转通道连通返向通道与滑道;所述滑道是截面为劣弧的滑道;与第一凹槽相接的滑道内边沿中部为直线段,其靠近滑道两端部为倾斜段,所述倾斜段靠近滑道端部一侧的端点到滑道外边沿的距离大于滑道的宽度。
现有技术中的返向通道、过渡通道的宽度大于滚珠直径,滚珠在这两个通道中是自由配合,滚珠与通道之间存在间隙;滑道与导轨之间的滚珠运行为过盈配合,因此该倾斜段设置使得从过渡通道运行到滑道的倾斜段、直线段这个阶段,单个滚珠从“0压力、非受力”自由状态逐渐过渡到“受到压力且逐渐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受力状态,提高了滚珠的运动平稳性;运行到通道另一侧返向到过渡通道时受力状态则相反。
进一步,倾斜段的轴向长度为滑块长度的1/10。倾斜段太长自然会降低整个滑块的“承载寿命”,倾斜段太短又影响到滚珠运动的缓冲效果,该比例为最佳设置。
进一步,倾斜段位于滑道端部的端点到直线段的的径向距离相对于该倾斜段的轴向长度的倾斜度为1/500。
进一步,所述返向器包括内返向器、外返向器,所述内返向器设于滑块与外返向器之间,内返向器和外返向器形成回转通道,所述内返向器和外返向器截面为两个180°同心圆弧结构。
进一步,所述滑道为四列,相对与第一凹槽对称设置,四列滑道采用45°角设置。使得整个滑块的各个角度方向上所承受的负荷一致。
进一步,所述滑块为法兰型或四方型。
进一步,所述外返向器外部还设有末端密封挡板。该挡板起着密封作用。
进一步,所述滑块上表面设有对称的第二凹槽,所述上表面还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上端面与第二凹槽位于不同水平面。该第二凹槽和螺孔用于与其他部件如动力机构等的连接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倾斜段的设置,扩大了滑道与过渡道交界处时滚珠运行的空间,使得滚珠从过渡通道运行到滑道过程中从“自由状态”到“过盈状态”的逐步加载;同时,滚珠反向运行时,即从滑道运行到过渡通道过程中实现了从“过盈状态”到“自由状态”的逐步卸载,减少了该过程中滚珠在高速运动下的“高频震动”所带来的冲击噪音,提高了“滚动直线导轨副”滚珠运动的平稳性,也延长了导轨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滚动直线导轨副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C-C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C-C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右转90度后滑块内的滚珠滚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滑块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海菱达精密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海菱达精密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3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