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鼠体尾静脉注射的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102679.X | 申请日: | 2016-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8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壕;张旭;钱梅姿;陈颖;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A61D7/00;A61B5/153 |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蔡呈胜 |
| 地址: | 325035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鼠体尾 静脉注射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鼠体尾静脉注射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动物实验领域,实验过程中需要对大/小鼠的尾静脉进行穿刺取血或 者给予药物注射,因大/小鼠在过程中会挣扎逃脱甚至攻击实验员,导致实验员 常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助手用手固定大/小鼠后才能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实验员可独立完成对大/小鼠 的尾静脉进行穿刺取血或者给予药物注射,安全的用于鼠体尾静脉注射的固定 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鼠体尾静 脉注射的固定装置,包括头端装置筒、挂钩、食物槽、头端环形磁铁、尾端环 形磁铁和尾端装置筒,所述头端装置筒的前部设有头端食物送入口,所述食物 槽与挂钩固定连接,所述食物槽通过挂钩挂在头端食物送入口上并位于头端装 置筒内,所述头端环形磁铁可拆卸的安装在头端装置筒的头部,所述尾端环形 磁铁可拆卸的安装在尾端装置筒的头部,所述头端环形磁铁与尾端环形磁铁相 配合,所述尾端装置筒的尾部设有尾巴暴漏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鼠体尾静脉注射的固定装置的有益效果是:由 于包括头端装置筒、挂钩、食物槽、头端环形磁铁、尾端环形磁铁和尾端装置 筒,所述头端装置筒的前部设有头端食物送入口,所述食物槽与挂钩固定连接, 所述食物槽通过挂钩挂在头端食物送入口上并位于头端装置筒内,所述头端环 形磁铁可拆卸的安装在头端装置筒的头部,所述尾端环形磁铁可拆卸的安装在 尾端装置筒的头部,所述头端环形磁铁与尾端环形磁铁相配合,所述尾端装置 筒的尾部设有尾巴暴漏孔,因此使用时,先通过食物槽内的食物引诱大/小鼠, 大/小鼠被食物引入头端装置筒内,其后通过头端环形磁铁与尾端环形磁铁的吸 引配合,使得头端装置筒与尾端装置筒迅速扣上,然后将大/小鼠尾巴从尾巴暴 漏孔取出进行后续实验操作。操作简便、无需助手,为动物实验提供便利,并 且头端环形磁铁与尾端环形磁铁可拆卸,可根据鼠的大小调节装置的大小。
进一步地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头端装置筒和尾端装置筒的整 体的外形轮廓相吻合的装置筒卡槽,使得头端装置筒与尾端装置实验操作时放 置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头端装置筒的底部设有透气孔,使得大/小鼠在实验操作时更 加舒适,避免大/小鼠挣扎过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鼠体尾静脉注射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鼠体尾静脉注射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鼠体尾静脉注射的固定装置 的实施例,包括头端装置筒1、挂钩2、食物槽3、头端环形磁铁4、尾端环形 磁铁5和尾端装置筒6,所述头端装置筒1的前部设有头端食物送入口7,所述 食物槽3与挂钩2固定连接,所述食物槽3通过挂钩2挂在头端食物送入口7 上并位于头端装置筒1内,所述头端环形磁铁4可拆卸的安装在头端装置筒1 的头部,所述尾端环形磁铁5可拆卸的安装在尾端装置筒6的头部,所述头端 环形磁铁4与尾端环形磁铁5相配合,所述尾端装置筒6的尾部设有尾巴暴漏 孔8,包括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上设有与头端装置筒1和尾端装置筒6的整 体的外形轮廓相吻合的装置筒卡槽10,所述头端装置筒1的底部设有透气孔11, 这种结构操作简便、无需助手,为动物实验提供便利。
根据需要,在本文中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实施例,但应了解所公开的 实施例只是示范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可以有不同和替代形式实施。附图未 必按照比例绘制。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理解为具有 限制意义,而是仅作为代表性基础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实施本实用新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26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可调的充气颈椎牵引
- 下一篇:新型义齿安装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