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清污设备的柔性牵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2344.8 | 申请日: | 2016-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9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强;高丹娜;温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新招 |
主分类号: | E02B5/08 | 分类号: | E02B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罗振国 |
地址: | 51478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设备 柔性 牵引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污设备配件,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污设备的柔性牵引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水电站进水口的拦污浮筒,倾斜设置在进水口外侧的河道上,其上端连接在河岸边,下端的位置安装在厂房段机组进水口与泄水闸之间的混凝土墙或隔流墙端,该浮筒下端的安装位置,在电站丰水期的时候,特别是低水头的机组,由于水量增大,电站的机组负荷增加,进入机组的流量增大,流过拦污浮筒的流速和流量也大大增加,水流夹带垃圾的能力也大大增加:①导致大量的垃圾由于水流的作用而从拦污浮筒底下翻过进入机组进水口,从而堵塞在机组的进水口拦污栅处,影响机组的进水量,从而大大影响机组的出力;②加大清理的难度,由于大量的垃圾进入到前池进水口,经过水流在拦污栅对垃圾的挤压,形成严实的垃圾堆,清污机对一大堆垃圾也难以打捞清理,即使将机组停下来,通过提闸门方式,想将该垃圾堆排出进水口,又被拦污浮筒拦在前池进水口,难以排出,造成垃圾进入拦污栅容易,出去却难的困境,严重影响机组的出来,影响电站的效益;③由于垃圾大量堆积在拦污浮筒处,造成拦污浮筒前后两侧的水位形成较大落差,影响发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重量轻、使用方便且效果良好的用于清污设备的柔性牵引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清污设备的柔性牵引机构,其中该牵引机构主要由若干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环形牵引部、连接各环形牵引部的连接杆及设置在环形牵引部外侧的耙齿组成;环形牵引部绕设在外部的至少两个牵引辊之间且通过牵引辊带动旋转。
上述的用于清污设备的柔性牵引机构中,所述环形牵引部由钢丝绳或链条首尾连接而成。
上述的用于清污设备的柔性牵引机构中,所述环形牵引部由若干相互连接的牵引条连接而成。
上述的用于清污设备的柔性牵引机构中,所述连接杆通过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箍环与各环形牵引部连接;所述耙齿由基座和沿基座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齿部组成;在基座上设有与箍环对应的通孔,基座夹设在环形牵引部与连接杆之间。
上述的用于清污设备的柔性牵引机构中,相邻两个环形牵引部之间的间距为3-20cm。
上述的用于清污设备的柔性牵引机构中,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外部导轨相配合的导向部;优选地,所述导向部为导向滚轮,导向滚轮由与连接杆连接的支座及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在支座两侧的滚动部组成;滚动部沿外部导轨滚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若干环形牵引部与连接杆配合形成安装及驱动耙齿的基础结构,该基础结构具有重量轻、水阻小的优点。安装后,不会对水流形成较大阻力,且成本较低,易于维护。进一步地,通过在连接杆两端设置导向部,可以使整个柔性牵引机构更准确地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环形牵引部1、连接杆2、耙齿3、基座3a、齿部3b、箍环4、导向部5、支座5a、滚动部5b、牵引辊6、导轨7。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清污设备的柔性牵引机构,该牵引机构主要由若干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环形牵引部1、连接各环形牵引部1的连接杆2及设置在环形牵引部1外侧的耙齿3组成;环形牵引部1绕设在外部的至少两个牵引辊之间且通过牵引辊带动旋转。相邻两个环形牵引部1之间的间距为3-20cm。这样的间距,既可以清理漂浮或半漂浮垃圾,又可以防止较大直径的长条状物体进入环形牵引部1内,造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具体地,所述环形牵引部1由钢丝绳或链条首尾连接而成。环形牵引部1也可以由若干相互连接的牵引条连接而成。当然,环形牵引部1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结构,只要可以实现绕牵引辊转动即可。本实施例中优选环形牵引部1由钢丝绳首尾连接而成。其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的优点。
进一步地,为了使设备结构更简洁、安装更加方便,优选地,所述连接杆2通过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箍环4与各环形牵引部1连接;所述耙齿3由基座3a和沿基座3a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齿部3b组成;在基座3a上设有与箍环4对应的通孔,基座3a夹设在环形牵引部1与连接杆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新招,未经彭新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23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