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1692.3 | 申请日: | 2016-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管廷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廷进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下微创 神经 钩状 探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国际先进的微创技术--椎间孔(盘)镜技术克服了以往微创技术的不足,成为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最佳微创治疗手段。作为脊柱微创的革命性创新技术,椎间孔(盘)镜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与之前各种手术相比,椎间孔(盘)镜技术在内窥镜放大监视下,更清楚的看清解剖结构,用椎间孔(盘)镜专用手术器械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并处理椎管狭窄,直接解除神经压迫,但目前配套器械中缺乏对神经根牵拉及粘连分离的合适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专门用于在椎间孔(盘)镜孔镜通道内对神经根牵拉及粘连的分离,解除神经压迫。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包括连接杆,连接杆工作端设钩子,钩子与连接杆呈90度,连接杆尾端设手柄,手柄呈扁平状,连接杆、钩子和手柄通过金属冲压一体成型,手柄上设斜纹。
钩子横截面呈倒楔形,其工作端呈圆角,楔形可以方便分离粘连组织,容易进入狭小空间而不会割伤组织。
连接杆横截面呈圆形,长度为250mm-300mm,直径为1.2-2.0mm,这样连接杆具有一定的弹性,不易折断。
钩子长度分为2mm、3mm、4mm三种,适应不同分离需求。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将本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钩子朝下伸入孔镜通道内,在椎间孔(盘)镜技术内窥镜放大监视下,手持手柄使钩子至粘连处,通过提拉和旋转手柄将粘连处分离,通过孔镜通道下钩子可对神经根进行牵拉、分离脊髓神经根粘连,有利于椎间盘髓核的摘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通过孔镜通道下钩子可对神经根进行牵拉、分离脊髓神经根粘连,有利于椎间盘髓核的摘除,手柄呈扁平状便于稳定旋转操作,方便于术中在椎间孔(盘)镜下对神经根牵拉及硬脊膜粘连的分离,避免和减少术中神经根及硬脊膜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钩子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手柄;2、连接杆;3、钩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包括连接杆2,连接杆2工作端设钩子3,钩子3与连接杆2呈90度,连接杆2尾端设手柄1,手柄1呈扁平状,连接杆2、钩子3和手柄1通过金属冲压一体成型,手柄1上设斜纹。
钩子3横截面呈倒楔形,其工作端呈圆角,楔形可以方便分离粘连组织,容易进入狭小空间而不会割伤组织。
连接杆2横截面呈圆形,长度为250mm-300mm,直径为1.2-2.0mm,这样连接杆具有一定的弹性,不易折断。
钩子3长度分为2mm、3mm、4mm三种,适应不同分离需求。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将本孔镜通道下微创神经根钩状探子的钩子3朝下伸入孔镜通道内,在椎间孔(盘)镜技术内窥镜放大监视下,手持手柄1使钩子3至粘连处,通过提拉和旋转手柄1将粘连处分离,通过孔镜通道下钩子3可对神经根进行牵拉、分离脊髓神经根粘连,有利于椎间盘髓核的摘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廷进,未经管廷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1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敷贴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的胸外科手术用肋骨扩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