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核黄素光化学法的血液制品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0930.9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2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汪相伯;朱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相伯;朱立国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陈晓蕾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核黄素 光化学 血液制品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核黄素光化学法的血液制品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血液制品安全包括经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原虫、螺旋体等)感染、血液细胞(如淋巴细胞)引起的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等。血浆中病毒灭活技术常见的方法包括巴斯德消毒法、S/D法、膜过滤法、亚甲蓝法和核黄素光化学法等,其中,亚甲蓝法在国内应用较广,但是该方法有些不足,包括亚甲兰的残余毒性、处理后血浆蛋白的损失较大、操作繁琐等;防止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方法是对血液进行辐照(灭活淋巴细胞)。
核黄素光化学法灭活病毒被认为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其原理是:核黄素因结构特性可以嵌入病毒的核酸内,在紫外线照射下,激发其电子的转移,氧化核酸上的鸟嘌呤残基,病毒的核酸被修饰而受损,不能再进行复制和修复,从而达到灭活病毒的效果,且核黄素为安全药品,没有毒副作用,添加处理后无需滤除。在现有国外获批准的产品中,仅有核黄素光化学法对血小板进行病毒灭活处理,且单个设备一次最多只能处理两个治疗单位。
专利CN203017432U公开了一种流动式血浆病毒灭活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固设有至少两组呈对称设置的紫外灯组;所述两组紫外灯组之间设有血浆流动管,所述血浆流动管的血浆输入端及血浆输出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外。然而,流动式血浆病毒灭活设备仅适用于混合血浆的批量处理。
专利CN204582023U公开了一种血小板病毒灭活装置,包括可防止血袋的支撑网和分别位于支撑网上方和下方的上灭活紫外灯和下灭活紫外灯,上灭活紫外灯和下灭活紫外灯与支撑网的间距可调,上灭活紫外灯和下灭活紫外灯均包括灯盒、装在灯盒内的若干紫外灯管和遮光板。然而,该专利同样仅涉及血小板病毒灭活装置,没有完整的配套技术,且灭活过程完全依赖手工操作。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核黄素光化学法的血液制品处理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不但解决了血液制品采用单袋灭活病原体时由于血袋支撑部件的限制而存在遮挡光照的缺陷,实现了血液制品病原体灭活的自动化,提高了血液制品病原体灭活的安全性与简便性,同时还可以对包括但不限于单一血液制品的处理,即对血浆、血小板、红细胞或全血进行病毒灭活、细菌灭活以及对这些血液制品中的淋巴细胞灭活。
因而,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血液制品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血液制品处理箱体,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紫外灯、光照处理袋托盘,所述紫外灯位于箱体内的上下两侧,所述光照处理袋托盘设置于箱体内中部,所述的光照处理袋托盘包括水平设置的边框,所述的边框上设置有光照处理袋固定部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箱体优选为避光的箱体,防止操作者受到紫外线的辐射伤害。所述的箱体设置有箱门,优选的,所述的箱门上还设置有可视窗,用于光照处理袋的进出以及内部的观察和维修。更优选的,所述的可视窗的材料可以为滤光片,其可透视并且防止紫外线的透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紫外灯位于箱体内的上下两侧,优选的,所述的紫外灯为UVA联合UVB的方式排列,更优选的,所述的紫外灯为UVA联合UVB成对交叉排列,最优选的,所述的紫外灯照射强度相同,保证了紫外灯对光照处理袋上下两侧的均匀照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紫外灯与箱体通过调距臂立连接,所述的调距臂可以调节紫外灯和光照袋处理托盘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血液制品所需不同参数(紫外强度)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相伯;朱立国,未经汪相伯;朱立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09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水分散遗弃的医用敷料
- 下一篇:用于化学交联电缆料生产的挤出机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