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9354.0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3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荣德础;刘新;苏雁翔;万兵;苏筱敏;孙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讯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430011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识别 装置 | ||
1.一种电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器(1)、感测机构(2)和接收器(3),所述发射器(1)的信号发射端通过导线与待测线缆(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待测线缆(4)的另一端通过导线接地;
所述感测机构(2)包括呈环状且内部中空的外罩(5),且所述外罩(5)内设有呈环状的铁芯(6),所述铁芯(6)上环绕缠绕有线圈(7),所述线圈(7)的两端从所述外罩(5)的环形边界一侧伸出并与所述接收器(3)的两个输入端通过导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待测线缆(4)从所述外罩(5)的环形边界内穿过所述感测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5)上远离所述线圈(7)伸出一侧设有开口;
所述铁芯(6)包括均呈U型的第一铁芯(61)和第二铁芯(62),所述第一铁芯(61)和第二铁芯(62)的U型两端处对接形成环状结构,且所述第一铁芯(61)和第二铁芯(62)上靠近所述开口一端与所述开口对齐,所述第一铁芯(61)和第二铁芯(62)上远离所述开口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线圈(7)包括第一线圈(71)和第二线圈(72),所述第一线圈(71)和第二线圈(72)沿着所述第一铁芯(61)和第二铁芯(62)一一对应缠绕,且所述第一线圈(71)上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72)上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通过罩内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线圈(7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72)的另一端分别从所述外罩(5)上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内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71)上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电连接,另一端依次沿着所述第一铁芯(61)和第二铁芯(62)延伸,并与所述第二线圈(72)上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罩内导线在所述外罩(5)内环形布设且不经过所述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内导线通过线卡固定在所述外罩(5)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铁芯(61)和第二铁芯(62)上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一种电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5)为弹性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电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5)上远离所述开口一侧间隔设有两个将所述外罩(5)开口处两边的部分彼此向外分开的手柄(8),且所述第一铁芯(61)和第二铁芯(62)靠近所述开口一端随着所述开口处两侧向外分开而彼此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电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8)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线圈(71)和第二线圈(72)靠近所述手柄(8)的一端穿过所述手柄(8)并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电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8)为绝缘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讯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讯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93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