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师门诊病历排号取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99084.3 | 申请日: | 2016-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6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丽萍 |
| 主分类号: | B42F7/06 | 分类号: | B42F7/06;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32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师 门诊 病历 排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医师门诊病历排号取阅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医师门诊病历排号多是直接在桌面上层叠,顺序层叠的是倒序的排号,只能人工正序的抽出取用,排号工作很不方便,目前门诊的配套设备中还没有相贯的排号设备出现。如此情况,亟待需求一种病历排号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师门诊病历排号取阅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医师门诊病历排号取阅装置,其结构包括十一张数量的隔层板,
该十一张隔层板形状、大小相同,该十一张隔层板层叠设置;
相邻的隔层板之间的空间设置为格腔;十一张隔层板之间构成十个格腔;
该十一张隔层板的内侧端分别设置有内侧铰轴,相邻的内侧铰轴之间分别铰接有格腔底板;
该十一张隔层板的外侧端端角分别设置有外侧铰环;
上下相邻的外侧铰环之间分别设置有铰链连接机构;
铰链连接机构的结构是:
一级铰臂的顶端设置有上层穿接套环,上层穿接套环穿接在上层隔层板的外侧铰环上,一级铰臂的下端设置有一级中央铰环穿接套环,一级中央铰环穿接套环与中央铰环套接;中央铰环与二级铰臂顶端的二级中央铰环穿接套环套接,二级铰臂的底端设置有下层穿接套环,下层穿接套环穿接在下层隔层板的外侧铰环上;
最底层的隔层板的内侧端向内侧延伸设置有卧式半圆柱承接座。
隔层板的数量采用十一的倍数,倍数为N,N倍的十一张隔层板之间构成N乘以十的数量的格腔,N的数量范围采用大于1且小于等于10的自然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该医师门诊病历排号取阅装置利用扇形的折叠结构为原理,设计出利用隔层板铰接的方式,提供格腔,格腔用于承载病历,当隔层板铰接展开时,格腔打开,有利于计数和病历按顺序的存放和取阅,方便医生,方便患者,使门诊看病的秩序得到有序规范。
该医师门诊病历排号取阅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铰链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展开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展开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隔层板,2、格腔,
3、内侧铰轴,4、格腔底板,
5、外侧铰环,6、铰链连接机构,
7、一级铰臂,8、上层穿接套环,9、一级中央铰环穿接套环,
10、中央铰环,
11、二级铰臂,12、二级中央铰环穿接套环,13、下层穿接套环,
14、卧式半圆柱承接座,15、病历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医师门诊病历排号取阅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医师门诊病历排号取阅装置,其结构包括十一张数量的隔层板1,
该十一张隔层板形状、大小相同,该十一张隔层板层叠设置;
相邻的隔层板之间的空间设置为格腔2;十一张隔层板之间构成十个格腔;
该十一张隔层板的内侧端分别设置有内侧铰轴3,相邻的内侧铰轴之间分别铰接有格腔底板4;
该十一张隔层板的外侧端端角分别设置有外侧铰环5;
上下相邻的外侧铰环之间分别设置有铰链连接机构6;
铰链连接机构6的结构是:
一级铰臂7的顶端设置有上层穿接套环8,上层穿接套环8穿接在上层隔层板的外侧铰环上,一级铰臂7的下端设置有一级中央铰环穿接套环9,一级中央铰环穿接套环9与中央铰环10套接;中央铰环10与二级铰臂11顶端的二级中央铰环穿接套环12套接,二级铰臂11的底端设置有下层穿接套环13,下层穿接套环13穿接在下层隔层板的外侧铰环上;
最底层的隔层板的内侧端向内侧延伸设置有卧式半圆柱承接座14。
隔层板的数量采用十一的倍数,倍数为N,N倍的十一张隔层板之间构成N乘以十的数量的格腔,N的数量范围采用大于1且小于等于10的自然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丽萍,未经张丽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90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