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线细纱机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7839.6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8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孙会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区弘曲棉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20 | 分类号: | D01H1/20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张立新 |
地址: | 1105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 细纱机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加工缝纫线的细纱机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涤纶工业的发展,缝纫线用纯涤纶纤维作为其原料的也越来越多,涤纶纤维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合成纤维,用它制作的缝纫线强力高,而且湿态时不会降低强度,其缩水率很小,因此缝制的线迹能始终保持平挺美观、无皱缩的特点。由于其具有以上优势,使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涤纶缝纫线对单纱的条干质量、毛羽质量要求非常高,普通单一的环锭纺很难满足现在缝纫线的质量要求,为了提高缝纫线的条干、毛羽,传统的缝纫线细纱机是一根粗纱纺一根细纱,这样的纺出的细纱质量只能满足一般生产的需求。
但纺织厂目前大都是原有的生产纯棉纱的设备,如果生产涤纶缝纫线,现有的适用于纺纯棉纱的细纱机传动装置则不适用。现有的细纱机为Z捻单向机,不能纺S捻纱,涤纶缝纫线则需要S捻,如更换整套设备,成本昂贵,给生产企业带来较大的设备投资成本,因此将现有纺纯棉纱的设备中的细纱机传动装置进行改进,使其适应生产涤纶缝纫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缝纫线细纱机传动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改变了捻向,使得细纱机适合加工涤纶缝纫线,其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性好,旋转方向得到改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缝纫线细纱机传动装置,其结构如下:从动齿轮与过桥齿轮啮合,过桥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通过主轴与电机齿轮连接,电机齿轮与电机传动系统连接,过桥齿轮外侧通过连接轴与L形支架连接并由膨胀螺栓紧固,L形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在细纱机的机台上。
上述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短轴固定在外壳上。
上述的从动齿轮、过桥齿轮、主动齿轮和电机齿轮的直径均为17厘米,每个齿轮的齿数均为25个。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改变了捻向,使得细纱机适合加工涤纶缝纫线,其结构简单,旋转方向得到改变,生产出来的缝纫线毛羽少,运行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缝缝纫线细纱机传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缝纫线细纱机传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从动齿轮,2、主轴,3、过桥齿轮,4、膨胀螺栓,5、L形支架,6、主动齿轮,7、电机传动系统,8、电机齿轮,9、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下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一目了然,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缝纫线细纱机传动装置,其结构如下:
从动齿轮1与过桥齿轮3啮合,过桥齿轮3与主动齿轮6啮合,主动齿轮6通过主轴2与电机齿轮8连接,电机齿轮8与现有电机传动系统7连接,过桥齿轮3外侧通过连接轴9与L形支架5连接并由膨胀螺栓4紧固,L形支架5的另一端固定在细纱机的机台上。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1通过短轴固定在外壳上。
从动齿轮1、过桥齿轮3、主动齿轮6和电机齿轮(8)的直径均为17厘米,每个齿轮的齿数均为25个。通过大量实验验证,采用此数据后,传动装置运行更为稳定,生产出来的缝纫线毛羽少,运行稳定性更好,改变后经过试验其它各项指标均达到正常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区弘曲棉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区弘曲棉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7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