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板梁吊装专用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097134.4 | 申请日: | 2016-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6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喜;魏国莲;王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板梁 吊装 专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大板梁吊装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火电机组锅炉安装阶段,均配置一台自升塔式起重机为主力吊车,以满足各阶段设备安装要求。锅炉大板梁,作为钢结构最重的顶部构件,受主力吊车起重性能限制,往往不能全部独立吊装,大部分上叠梁需要一台大型履带吊与主力吊车抬吊就位。然而,重量在吊车额定负荷1.25倍左右的上叠梁,单车独立吊装,风险太大,各个现场普遍不允许超负荷冒险作业;双车抬吊,作业流程复杂、又需要较大的作业空间,预留较多的构筑物,对工程整体节点工期影响较大,尤其是改扩建工程,同时,一台大型履带吊进场后,又增加了施工成本。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大板梁吊装专用工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的大板梁吊装专用工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板梁吊装专用工具,用于将上叠梁吊装到下叠梁上,包括塔吊,设于下叠梁上表面的滚轴机构,以及设于上叠梁和下叠梁端部的千斤顶机构;
其中,所述滚轴机构包括两侧的框架,设于两侧框架之间的钢板,设于两侧框架之间的滚轴,设于其中一侧框架内侧的导向轮机构,以及设于其中另一侧框架内的的导向块,在上叠梁吊装到下叠梁上时,该上叠梁的下端置于滚轴上端,上叠梁的下端两侧位于导向轮机构和导向块之间,该下叠梁的上端面置于滚轴的下端;
所述千斤顶机构包括千斤顶托架和安装于千斤顶托架上的千斤顶,在上叠梁吊装到下叠梁上时,所述千斤顶托架安装于上叠梁的上叠梁肋板和下叠梁的下叠梁肋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轮机构包括设于框架上端的第一导轮和设于框架下端的第二导轮,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均通过连接螺栓安装于框架上,且所述第一导轮与导向块相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托架包括第一板件,横向安装于第一板件中部的第二板件,竖向安装于第一板件两侧的两个第三板件,以及设于第一板件上的多组连接孔,所述第一板件通过设于连接孔内的螺栓组件安装于上叠梁肋板和下叠梁肋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滚轴机构的数量为两组,其对称设于下叠梁的两端。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滚轴机构中钢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钢板对称框架的两端。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滚轴机构中滚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滚轴对称框架的两端,且两个滚轴位于两个钢板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塔吊和滚轴机构滑移的方式将上叠梁放置于下叠梁上,并且在上叠梁就位后,通过千斤顶和塔吊保持上叠梁和下叠梁之间的位置,再拆卸滚轴机构,以达到安装于的目的,通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两车抬吊作业,方案简便易行,极大的降低施工成本且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大板梁吊装专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I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大板梁吊装专用工具中千斤顶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大板梁吊装专用工具中滚轴机构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A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B-B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C-C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千斤顶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钢板,2、框架,3、第一导轮,4、角钢,5、连接螺栓,6、第二导轮,7、导向块,8、滚轴,9、上叠梁,10、下叠梁,11、塔吊,12、千斤顶托架,13、上叠梁肋板,14、下叠梁肋板,15、千斤顶,16、第一板件,17、第二板件,18、第三板件,19、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71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桩行业输送管桩模具气动吊具
- 下一篇:电力云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