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油井组原油外输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6883.5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1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何娟;唐海;吕栋梁;尹昭云;邱志利;龙雄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原油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原油外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油井组原油外输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个油田井场的加温普遍采用的是立式水套炉加热,其主要是利用伴生气或者煤加热炉膛上部的水,水传热给管线中的原油,从而实现对外输原油的加热。
该种加热方式从现场的使用情况来看,首先不经济,单台水套炉的价格昂贵,同时还要耗费一定量的伴生气或者煤,平均加温40℃,加热效率低,也不利于环保。其次操作不方便,需要员工手动点火,故障时维修的工作量大,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对寒冷等环境适应性差,容易冻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济环保,加热效率高的采油井组原油外输智能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采油井组原油外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炉、原油管道、补水装置、补水泵、热水循环管道、伴生气管道、闸门,所述加热炉包括墙体,钢质内壁,炉膛,绝热口,绝热密封,加热炉内设置有温度探针、电加热装置、热水循环管道进口,热水循环管道出口,原油管道进口,原油管道出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墙体为水泥砖墙。
进一步的是,所述炉膛与伴生气管道连接,伴生气管道上设置有伴生气供气闸门。
进一步的是,所述电加热装置内设置有自动保护电流装置;在意外情况发生时能自动断电。
进一步的是,所述补水泵两端、热水循环管道和原油输送管道上均连接有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对材料要求低,采用水泥砖作为墙体,采用钢质内壁,经济实用,同时功率相比于立式水套炉大大降低,节约了经济成本;温度可控,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温度提高到70℃,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增加了加热管线的接触空间,提高了换热效率;对环境的适应性,采用水泥砖墙,绝热密封,特别是对于西北冬季的寒冷天气适应性较强,不用外部保温,不易出现冻堵的情况。供热能源为电加热或者伴生气加热,不会造成污染,对于有无伴生气的井组均能适用,同时电加热装置具有自动保护电流装置,管道上设置压力表,安全性能高;加热炉内设有温度探针,保证温度在合适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油井组原油外输智能加热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加热炉,2-墙体,3钢质内壁,4-炉膛,5-绝热口,51-绝热密封,61-原油管道进口,62-原油管道出口,71-热水循环管道进口,72-热水循环管道出口,8-电加热装置,9-温度探针,10-水位线,11-伴生气管道,12-伴生气供气闸门,13-补水泵,14-补水装置,15-热水循环管道,16-原油管道,17-加热盘管,18-原油进口闸门,19-原油出口闸门,20-水流控制闸门,21-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补水泵13和补水装置14和热水循环管道15用于对水流进行输送,通过热水循环管道井口71将水输送进入加热炉1中,通过热水循环管道出口72将热水输送出来,管道上设置有水流控制闸门20,控制水流的输送和循环,使加热炉1中的水位到达水位线10并保持加热炉1中热水的循环;伴生气管道11内的伴生气可通过伴生气供气闸门12进入加热炉1的炉膛4中燃烧,外输原油在原油管道16内通过原油进口闸门18和原油管道进口61进入加热炉1,经过加热盘管2,从加热炉1中出来,再通过原油管道出口62和原油出口闸门19向外输送至下个流程。
如图2所示,加热炉1包括墙体2,钢质内壁3,炉膛4,绝热口5,绝热密封51,加热炉1内设置有温度探针9、电加热装置8、原油管道进口61,原油管道出口62,热水循环管道进口71,热水循环管道出口72;当外输原油进入加热炉1后,可以通过伴生气进入炉膛4中燃烧加热,也可以通过电加热装置9对加热炉1中的水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探针8检测加热炉1中水的温度,当温度探针8测得的温度超过设定范围,电加热装置9自动控制加热温度的降低,确保温度始终在合适的范围内。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68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