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泵及输液泵管路夹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6553.6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徐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勇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生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泵管 夹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液泵及输液泵管路夹 持机构。
背景技术
在医疗技术领域中,输液泵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保证药物 的流速均匀,常用于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药量的情况,如在应用升压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药物,婴幼儿静脉输液或静脉麻醉时。
在输液泵内安装输液管的方式通常为:将输液管从上到下拉直,并将输液 管放入多个管路夹持机构的卡槽内。而传统管路夹持机构卡槽的形状通常为U 型(或者V型),因此输液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
同时输液泵在止液时通常会通过管路夹持机构来配合实现止液功能。而管 路夹持机构的卡槽形状通常为U型(或者V型),在关闭止液夹以实现止液的 过程中,由于止液夹的旋转运动会对输液管产生朝向卡槽开口方向的作用力, 而使得输液管向卡槽的开口方向移动,从而导致输液管发生脱落,影响止液效 果,严重的话可能存在医疗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如何克服输液管安装于输液泵后容易发生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泵及输液泵管路夹持机构,能够提高输液管安装于输 液泵的稳定性。
一种输液泵管路夹持机构,用于将输液管安装于输液泵的前机壳上,所述 输液泵管路夹持机构在输液管的安装路径上设有若干管路夹,所述管路夹的一 端设有用于放入输液管的第一卡槽,所述管路夹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前机壳上; 所述第一卡槽由两侧及连接两侧的底部构成;
所述第一卡槽在沿开口至底部的深度方向上依次为相连通的第一内腔、第 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用于放置输液管,所述第一内腔两侧之间的最小距离分 别小于所述输液管的直径、所述第二内腔两侧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腔两侧中至少有一侧设有第一凸点,所 述第一凸点为向内突出的光滑圆弧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凸点最突出的部位 与对侧的距离为所述第一内腔两侧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点与第二内腔斜向相切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腔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凸点;其中, 所述两个第一凸点最突出的部位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内腔两侧之间的最小距 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液泵还包括蠕动机构;所有所述管路夹的第 二内腔的中心均处于所述蠕动机构的中心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液泵管路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管路夹,且所述 两个管路夹在所述蠕动机构的中心线方向上分别位于蠕动机构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液泵管路夹持机构在输液管的安装路径上还 设有止液夹管路夹,所述止液夹管路夹包括止液旋转夹持机构和管路夹持架;
所述管路夹持架包括用于放入输液管的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二卡槽由两侧 及连接两侧的底部构成;所述第二卡槽在沿开口至底部的深度方向上依次为相 连通的第三内腔、第四内腔,且所述第四内腔用于放置输液管;所述第三内腔 两侧之间的最小距离分别小于所述输液管的直径、所述第四内腔两侧之间的距 离;
所述止液旋转夹持机构通过转轴与管路夹持架连接,且所述止液旋转夹持 机构在面向第二卡槽的一侧设有夹持片;所述止液旋转夹持机构通过转动能够 闭合所述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三内腔面向所述夹持片的一侧为直边,并用于与 所述夹持片共同夹持输液管以实现止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内腔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凸点,且所述第二 凸点为向内突出的光滑圆弧状结构。
一种输液泵,包括输液泵管路夹持机构,所述输液泵管路夹持机构用于将 输液管安装于输液泵的前机壳上,所述输液泵管路夹持机构在输液管的安装路 径上设有若干管路夹,所述管路夹的一端设有用于放入输液管的第一卡槽,所 述管路夹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前机壳上;所述第一卡槽由两侧及连接两侧的底 部构成;
所述第一卡槽在沿开口至底部的深度方向上依次为相连通的第一内腔、第 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用于放置输液管,所述第一内腔两侧之间的最小距离分 别小于所述输液管的直径、所述第二内腔两侧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腔两侧中至少有一侧设有第一凸点,所 述第一凸点为向内突出的光滑圆弧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凸点最突出的部位 与对侧的距离为所述第一内腔两侧之间的最小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勇,未经易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65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肺复苏用简易自动式呼吸面罩
- 下一篇:一种医用输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