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处理的混凝土化粪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5260.6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8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谢水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水玲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C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处理 混凝土 化粪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具体是一种一体化处理的混凝土化粪池。
背景技术
化粪池是处理粪便并加以过滤沉淀的设备。其原理是固化物在池底分解,上层的水化物体,进入管道流走,防止了管道堵塞,给固化物体(粪便等垃圾)有充足的时间水解。化粪池指的是将生活污水分格沉淀,及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的小型处理构筑物。
传统化粪池的应用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技术路线是污水和污泥接触的模式,沉积的污泥消化降解产生沼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消化气,消化气的上浮作用对污泥产生扰动,消化气对污泥的扰动作用能够让污泥与生物菌群的混合更充分,有助于消化降解。但底部污泥随消化气上升,气泡逸出后,污泥又重新向下沉淀,这些上升和沉淀的污泥又重新污染污水。
目前,化粪池种类很多,但是大多数的化粪池之中的处理之后的水还是污水,有些处理较好的也是中水而已,还需要进行二次处理,费时费力,处理效果差,不符合现代社会环保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处理的混凝土化粪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处理的混凝土化粪池,包括化粪池主体,所述化粪池主体中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沉淀过滤池、第一水生植物处理池、第二水生植物处理池和鹅卵石池,所述第一处理池底部设有填料,所述第一处理池上端一侧设有进粪口,所述第二处理池中设有膜生物反应器,所述第二处理池与沉淀过滤池通过通孔连接,所述通孔在第二处理池一侧设有过滤填料装置,所述通孔在沉淀过滤池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沉淀过滤池上端一侧通过导管与第一水生植物处理池连接,所述第一水生植物处理池中设有种植水池植物的土壤,所述土壤下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与第二水生植物处理池下端连通,所述第二水生植物处理池中的碎石层上设有调制土壤,所述第二水生植物处理池上端与鹅卵石池连通,所述鹅卵石池中设有鹅卵石堆积成的鹅卵石层,所述鹅卵石层下端设有出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沉淀过滤池上端设有导风管,所述沉淀过滤池上端设有出风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沉淀过滤池上端设有查看除污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料包括厌氧菌污泥和MDS特型填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制土壤由砂石和土壤调制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由多层中空纤维膜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不但能够完成的传统的化粪处理,化粪效率高,对其中的污水也能进行较好的处理,满足当代社会的水质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体化处理的混凝土化粪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处理池、2-进粪口、3-膜生物反应器放置口、4-过滤填料装置放置口、5-导风管、6-过滤填料装置、7-通孔、8-第二沉淀过滤池出污口、9-挡板、10-通风管、11-导管、12-土壤、13-调制土壤、14-进水口、15-鹅卵石层、16-出水口、17-沉淀过滤池、18-第一水生植物处理池、19-第二水生植物处理池、20-鹅卵石池、21-第二处理池、22-膜生物反应器、23-中空纤维膜、24-填料、25-查看除污口、26-碎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水玲,未经谢水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52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