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型燃气供热锅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3859.6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8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姜凤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热泉腾鑫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48 | 分类号: | F24H1/48;F24H9/00;F23J15/02;F23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燃气 供热 锅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热系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环保型燃气供热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我国北方地区基本都实现了家家户户使用暖气。现有的供暖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低温热媒在热源中被加热,吸收热量后,变为高温热媒(高温水或蒸汽),经输送管道送往室内,通过散热设备放出热量,使室内温度升高;散热后温度降低,变成低温热媒(低温水),再通过回收管道返回热源,进行循环使用。如此不断循环,从而不断将热量从热源送到室内,以补充室内的热量损耗,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
供暖系统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热媒的不同可以分为:热水供暖系统、蒸汽供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按照热源的不同又分为热电厂供暖、区域锅炉房供暖、集中供暖三大类等。其中,热水供暖系统主要包括锅炉房、室外供热热网和室内供热装置等。其中,申请号为201410364113.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气锅炉系统,该专利中提到了锅炉燃烧燃气所带来的污染问题,锅炉燃烧中产生的废气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是具有严重的污染问题的;另外,排放的废气中还会夹带着残余的热量,这一部分的热量没有加以利用,就造成了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燃气供热锅炉系统,其减少了污染的排放,具有环保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燃气供热锅炉系统,包括锅炉房单元、热网单元和室内供热单元,所述锅炉房单元包括锅炉、水箱、分水器、集水器、常用采暖循环水泵和常用热水循环补水泵,所述锅炉包括燃烧室和排气口,所述室内供热单元包括室内管道和散热器,所述排气口连接有废气处理箱,所述废气处理箱上设置有过滤塔,所述过滤塔内设置有若干过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锅炉房中的锅炉内进行热水的加热,加热后的水被输送到水箱内,水箱内的热水被分水器输送到热网单元,热网单元将热水分配的用户家中的室内,并通过散热器进行散热,从而达到供暖的效果,流出用户的热水集中的集水器中,然后经常用采暖循环水泵输送至锅炉中重新加热利用,在这过程中会有水量的损失,通过常用热循环补水泵进行补充。而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气被集中到废气处理箱内,通过锅炉塔中的过滤层进行过滤,过滤过后的废气的污染减小,达到了减排的作用,起到环保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过滤层包括由下向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两个活性炭层能够实现对废气很好的过滤,减排效果好。
较佳的,所述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流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废气的排出起到提升的作用,进而有利于废气的排放。
较佳的,所述第二活性炭层的上层设置有第二轴流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减小废气在第二活性炭中所受到的阻力,便于废气排放。
较佳的,所述废气处理箱内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连接有提水泵,所述废气处理箱还设置有排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处理箱内设置的雾化器能够对箱内的废气进行雾化,使得废气中含有的微小颗粒进行沉降,进而由排水口进行排除,避免了废气中的微小颗粒直接排放在大气中所带来的污染,进一步达到了环保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废气处理箱的底部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由排水口的另一端朝向排水口一端由高向低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雾化形成的水在箱底快速的排除,避免积留所产生的异味。
较佳的,所述废气处理箱通过热管与所述锅炉的燃烧室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废气中所夹带的热量经过热管传递到燃烧室重新利用,实现了热量的循环利用,达到了节能的作用。
较佳的,所述热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法兰连接于所述废气处理箱和所述燃烧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热管的安装更加简便。
较佳的,所述锅炉房单元中还包含有备用采暖循环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因常用采暖循环水泵损坏带来的损失,使得该系统的工作持续性更高。
较佳的,所述锅炉房单元中还包含有备用热水循环补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因常用热水循环补水泵损坏带来的损失,使得该系统的工作持续性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热泉腾鑫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热泉腾鑫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38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