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医疗的手术开口及打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3824.2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柏松;孙万里;孙玉龙;刘敏;朱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柏松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医疗 手术 开口 打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的手术开口及打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国内的外科医生在手术时,经常涉及到脏器器官精密开口、血管开口或打孔,一般多使用普通手术刀,但普通手术刀因为尺寸大,很难把握开口或打孔的尺寸要求。
目前国外进口有相关的一次性微型手术刀,但进口至医院的价格昂贵,一直没有大面积推广,因为医生和患者都难以接受昂贵价格。同时这款一次性微型手术刀结构与现有国内手术刀配刀柄结构相同,不同的是此款刀头非常细而薄,价格昂贵,国内目前还没有1.5mm左右宽度的手术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医疗的手术开口及打孔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价格昂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医疗的手术开口及打孔器包括:
手柄,所述手柄为一体阶梯状结构,所述手柄从左至右依次包括手持部、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
与所述第二配合面配合固定的注射器针,所述注射器针的尾座和所述第二配合面配合固定;
以及与所述第一配合面配合的手柄帽,所述手柄帽包括尖端设置有腔道,尾部为锥形开口,所述锥形开口和所述第一配合面配合固定,所述注射器针穿过所述腔道。
所述手柄的第一配合面上靠近手持部设置有卡扣,所述手柄帽的锥形开口的内壁和手持部设置的卡扣为过盈配合。
所述手柄帽尖端的腔道的内径的取值范围为:0.1mm-3mm。
所述手柄的手持部整体为柱状或锥状。
所述手柄的手持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或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医疗的手术开口及打孔器通过调节手柄帽和手柄第一配合面接触的大小调节注射器针伸出的长度,便于不同情况使用,注射器针为锋利的斜侧刀刃、微细针头,更便于脏器器官精密开口、手术中血管开口及打孔。手术环境,手术视野,使手术轻松。本实用新型在脏器器官精密开口、血管打口手术时代替现有的手术刀,更精密,减小创口。本实用新型由适合人体力学结构的手柄和注射器针组合而成,价格低廉实用,在临床手术中使用近几百名病例手术的实践,同行医生反映满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医疗的手术开口及打孔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医疗的手术开口及打孔器中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医疗的手术开口及打孔器中手柄第二配合面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医疗的手术开口及打孔器中注射器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医疗的手术开口及打孔器中手柄帽尖端结构放大图;
其中:1、手柄,101、手持部,102、第一配合面,103、第二配合面,2、注射器针,201、尾座,3、手柄帽,301、腔道,302、锥形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医疗的手术开口及打孔器包括:
手柄1,所述手柄1为一体阶梯状结构,所述手柄1从左至右依次包括手持部101、第一配合面102和第二配合面103;第二配合面103的尺寸和现有注射器针2的尾座201的尺寸匹配;
参见附图4,和所述第二配合面103配合固定的注射器针2,所述注射器针2的尾座201和所述第二配合面103配合固定;所述注射器针2选择斜口锋利注射器针头;
参见附图5,和所述第一配合面102配合的手柄帽3,所述手柄帽3包括尖端设置有腔道301,尾部为锥形开口302,所述锥形开口302和所述第一配合面102配合固定,调整锥形开口302盖进手柄1上的深浅调节注射器针2伸出手柄帽3的长度,便于手术时按需要调整注射器针2的长短。
所述注射器针2穿过所述腔道301。
所述手柄1的第一配合面上靠近手持部101设置有卡扣,所述手柄帽3的锥形开口302的内壁和手持部101设置的卡扣为过盈配合,扣紧手柄帽3。过盈扣紧结构同时能够调整扣紧深度。手柄帽3和手柄1的配合类似笔帽和笔杆的配合。
所述手柄帽3尖端的腔道301的内径的取值范围为:0.1mm-3mm。
所述手柄1的手持部101整体为柱状或锥状。
所述手柄1的手持部101的横截面为圆形或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柏松,未经林柏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3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野外手术的万向可照明手术刀
- 下一篇:一种手术室专用止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