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型炉角部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3575.7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6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韩非;贾英才;张庆国;王羽;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旭(营口)光电显示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1500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型 炉角部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型炉角部加 热器。
背景技术
在TFT-LCD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的定型工序中,需要用到定型炉角 部加热器,该定型炉角部加热器用于对定型炉的角部加热。其中,图 1是角部加热器的正面视图;图2是角部加热器的俯视图;图3是角 部加热器的侧向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角部加热器一般包括基 体1和加热丝2,基体1包括第一端11、第二端12以及位于第一端 11与第二端12之间的侧端(图中未标示)。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 相背,侧端上设有凹槽3,凹槽3基于侧端的端面从第一端11的端 面贯穿至第二端12的端面,且在侧端上形成斜坡13。加热丝2呈螺 旋杆状。上述的凹槽3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加热 丝2设置在凹槽3的槽壁上,且基于凹槽3的槽壁从第一侧壁31经 由凹槽3的底面33延伸至第二侧壁32,此处的加热丝2呈横向设置 状态。
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 如下问题:受基体1的斜坡13的高度限制,加热丝2最多只能横向 设置两组(如图1所示),从而导致定型炉角部加热器的加热量不足, 使角部加热器对铂金汇流板的加热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的,进而产品 品质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型炉角部加热器,主要目的在 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定型炉角部加热器的加热能力不足导致产品品 质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型炉角部加热器,包括:
基体,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 之间的侧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背,所述侧端上设有凹槽, 所述凹槽基于所述侧端的端面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贯穿至所述第二 端的端面,且在所述侧端上形成斜坡;
加热件,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壁上,所述加热件呈杆状,所述加 热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斜坡的倾斜方向相适配;
其中,所述加热件的数量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 一步实现。
前述的定型炉角部加热器,还包括:
加热组件,其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所述加热件,所述加热组件的 数量为多组。
前述的定型炉角部加热器,其中,所述加热组件的数量为三组, 分别取为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和第三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 热组件置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三加热组件之间;
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三个串联连接的所述加热件;
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五个串联连接的所述加热件;
所述第三加热组件包括三个串联连接的所述加热件。
前述的定型炉角部加热器,其中,所述凹槽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 和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三加热组件设 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面上。
前述的定型炉角部加热器,其中,所述凹槽的槽壁上设有内陷的 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斜坡的倾斜方向相适配,所述 加热件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前述的定型炉角部加热器,其中,所述加热件由加热丝制成,所 述加热丝螺旋延伸以形成所述加热件的杆状形状。
前述的定型炉角部加热器,还包括:陶瓷管,所述加热件套设在 所述陶瓷管上,所述加热件通过所述陶瓷管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壁 上。
前述的定型炉角部加热器,其中,所述加热件的螺距为8mm;和 /或,所述加热件的直径为18mm。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定型炉角部加热器至少具有以下 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加热件的延伸方向与斜坡 的倾斜方向相适配,即加热件可以大致沿斜坡的倾斜方向延伸,此时 的加热件呈纵向设置状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由于加热丝横向设置而 导致加热丝的数量受限,本实用新型定型炉角部加热器的加热件由于 纵向设置,从而可以极大地利用斜坡上的空间,使加热件的设置数量 得到极大提升,进而提高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定型炉角部加热器的加热 能力,使产品品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旭(营口)光电显示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旭(营口)光电显示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3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数显智能电阻炉
- 下一篇:真空感应熔炼炉用气动回转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