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湿地水位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3527.8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6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军;崔亚南;赵雪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锦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湿地 水位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水位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工湿地是一种通过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类似的地面,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是三重协同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而一般人工湿地只有一个排水管,这样只能得到湿地池净化污水最终检测效果,当湿地池的某个位置出现问题或需要检修时,需要对整个湿地池的污水进行人工排水,这样加大了成本的投入,也提升了人员的疲劳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做简单,检修方便,降低成本的人工湿地水位调节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人工湿地集布水装置,包括湿地池,所述湿地一侧安装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上安装有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饱水管、排水管及排空管且所述饱水管、排水管及排空管贯穿湿地池内壁,所述排水管及排空管的出口处安装有一个截止阀。
为了对湿地池内的污水进行收集,所述集水井的底端开设有一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位置与排水管的位置相对应。
为了方便对不同水位的污水进行监测,所述排空管与排水管之间的间距为240mm,所述饱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间距为2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集水井上安装有饱水管、排水管及排空管,所述排水管及排空管的出口处安装有一个截止阀,这样当湿地池出现故障或需要检修时,快速打开排空管的阀门,使池内的污水快速排空,可以快速准确的查找出湿地池的故障位置,操作也更为方便,降低了工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湿地池1、集水井2、饱水管3、排水管4、排空管5、截止阀6、出水口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人工湿地集布水装置,包括湿地池1,所述湿地一侧安装有集水井2,所述集水井2上安装有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饱水管3、排水管4及排空管5且所述饱水管3、排水管4及排空管5贯穿湿地池1内壁,所述排水管4及排空管5的出口处安装有一个截止阀6,所述集水井2的底端开设有一个出水口7,所述出水口7的位置与排水管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排空管5与排水管4之间的间距为240mm,所述饱水管3与排水管4之间的间距为220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人工湿地集布水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运行情况调节湿地的水位,当关闭湿地池1排水管4与排空管5阀门时,污水只能从饱水管3进入集水井2,这样可以将人工湿地的水位上调到饱水位,湿地充满水;当打开排水管阀门,关闭排空管5阀门时,湿地水位保持正常排水水位;当打开排空管5阀门,关闭排水管阀门时,可以将湿地池1内的污水排空,当湿地池1出现故障或需要检修时,可以快速打开排空管5的阀门,使池内的污水快速排空从而进行检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锦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锦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35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湿地复合填料装置
- 下一篇:新型生物脱氮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