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气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2481.8 | 申请日: | 2016-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0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美华 |
主分类号: | B32B3/24 | 分类号: | B32B3/24;B32B27/06;B32B27/40;B32B27/02;B32B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气面料。
背景技术
面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材料,不仅可以用来制作服装,而且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的装饰装修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面料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面料具备良好的保温、透气效果,而且还具备一定的柔软度和舒适度,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防水效果。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面料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透气面料。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透气面料,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的面料上层、第一软聚氨酯发泡层、防水透气膜、第二软聚氨酯发泡层和面料下层,在所述第一软聚氨酯发泡层上设置有复数个相互贯通的第一气流道,在所述第二软聚氨酯发泡层上则匹配的设置有复数个相互贯通的第二气流道,且在所述防水透气膜上还设置有复数个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气流道和第二气流道的透气孔。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面料上层和面料下层包括丙纶丝纤维层。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1.3-1.5mm。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各层次次序的特殊设计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不是简单的叠加,该面料使用了双重结构的软聚氨酯发泡层,不仅具有高缓冲性能,使面料具有更好的柔软度和舒适度,而且可进一步加强该面料减少噪声、隔热的效果,同时该面料通过采用第一气流道、透气孔和第二气流道共同形成的气流道结构设计,使得在面料内形成了若干个实现内外贯通导流的气流通道,使得该面料两侧能够实现良好的气流流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示的是,一种透气面料,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的面料上层1、第一软聚氨酯发泡层2、防水透气膜3、第二软聚氨酯发泡层4和面料下层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料上层1和面料下层5采用具有超低吸水率、透气效果优异的丙纶丝纤维层,在所述第一软聚氨酯发泡层2上设置有复数个相互贯通的第一气流道6,在所述第二软聚氨酯发泡层4上则匹配的设置有复数个相互贯通的第二气流道7,且在所述防水透气膜3上还设置有复数个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气流道6和第二气流道7的透气孔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孔8的直径为1.35mm,实际生产中,该透气孔8的直径只要在1.3-1.5之间均可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各层次次序的特殊设计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不是简单的叠加,该面料使用了双重结构的软聚氨酯发泡层,不仅具有高缓冲性能,使面料具有更好的柔软度和舒适度,而且可进一步加强该面料减少噪声、隔热的效果,同时该面料通过采用第一气流道、透气孔和第二气流道共同形成的气流道结构设计,使得在面料内形成了若干个实现内外贯通导流的气流通道,使得该面料两侧能够实现良好的气流流通。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美华,未经张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2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