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健舱舱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2082.1 | 申请日: | 2016-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9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高立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立武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周帅 |
地址: | 26104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舱舱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舱舱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销售的远红外线保健舱,其舱体由柔性的气密性材料制成,气密性材料的面层为纺织织物层,里层为粘连在织物层上的胶层,舱体的顶壁上设有供人体头部伸出的缺口,舱体立壁上设有延及到缺口的拉链,以达到能敞开和闭合的目的。在舱体的内腔中安置有发热器,便形成远红外线保健舱。上述结构的远红外线保健舱,其舱体按展开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舱体内设有支撑框架,舱体通过支撑框架的支撑才能展开并在其内形成保健舱,这种结构的保健舱存放时占用较大的空间,要想占用较小空间,只有把支撑框架取出,把舱体叠放起来,再次使用时,需要重新安装支撑框架把舱体支展开,因此舱体的收展非常麻烦;另一种是舱体立壁由内外两层气密性材料构成,内外两层部分部段粘合为一体,部分部段分离,从而形成间隔设置的气道,将气道充满空气就可使舱体支展开,该结构的舱体,只有当气道内的空气压力较大时,才能将舱体支展开,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舱体内的温度逐渐升高,气道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力进一步增大,由于内外两层直接粘连在一起,强度较低,容易造成脱胶开裂,出现漏气,舱体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收展方便、不需用高压空气就能展开的保健舱舱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保健舱舱体,包括立壁和柔性的不透气的顶壁、底壁,其结构特点是:所述顶壁上设有供人体头部伸出的缺口,所述立壁由三层结构体围成,所述三层结构体包括柔性的不透气的内层和柔性的不透气的外层;内层和外层的边缘连接在一起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内装有具有弹性的填充层,填充层的表面与腔室的内壁面连接在一起,所述填充层内设有若干个相互连通的泡孔;所述立壁上连接有与所述泡孔连通的排气阀;围成立壁的三层结构体的顶边缘与顶壁连接在一起、底边缘与底壁连接在一起、相对的两侧边缘上连接有长拉链,该长拉链上端延及到所述缺口从而能使舱体敞开能闭合。
所述立壁的内壁面或/和外壁面上设有多根凸棱。
所述顶壁上设有通过短拉链能敞开能闭合的豁口。
上述结构的保健舱舱体,由于填充层具有弹性且内设有若干个相互连通的泡孔,当阀门敞开时,空气进入泡孔可使立壁立起从而使舱体展开,立壁展开后关闭阀门就可进行使用,使用过程中,填充层还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以减少舱体内热量的散失。使用完成后,开启阀门挤压立壁使泡孔内空气从阀门流出以较少其体积,空气流出后关闭阀门,就可把舱体进行折收,因此收展也很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保健舱舱体的优点在于:舱体结构强度高、保温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和收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保健舱舱体包括立壁1和柔性的不透气的顶壁2、底壁3,所述顶壁2上设有供人体头部伸出的缺口4,顶壁2上还设有通过短拉链9能敞开能闭合的豁口,豁口设为两条以供使用时手臂可以伸出。所述立壁1由三层结构体围成,所述三层结构体包括柔性的不透气的内层11和柔性的不透气的外层13;内层11和外层13的边缘连接在一起从而在二者之间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内装有具有弹性的填充层12,填充层12的表面与腔室的内壁面连接在一起,所述填充层12内设有若干个相互连通的泡孔6;所述填充层12可由聚氨酯发泡而成,所述立壁1上连接有与所述泡孔6连通的排气阀7。围成立壁1的三层结构体的顶边缘与顶壁2连接在一起、底边缘与底壁3连接在一起、相对的两侧边缘上连接有长拉链5,该长拉链5上端延及到所述缺口4从而能使舱体敞开能闭合。所述立壁1的内壁面设有多根凸棱8,所述凸棱8也可设在外壁面上,内壁面和外壁面上都可设有凸棱8。图中仅示出了凸棱8在内壁面上设置的情形。凸棱8的设置可提高立壁的强度。
内层11和外层13边缘的连接以及填充层12的表面与腔室的内壁面连接都可通过模具热压合的方式来实现的,顶壁2和底壁3与立壁1边缘的连接也是通过模具热压合的方式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立武,未经高立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2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矿用灭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海绵头的吸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