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计算机保护的加密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1510.9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4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闫娜;赵亚娟;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娜 |
主分类号: | G06F12/14 | 分类号: | G06F12/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600 河南省商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计算机 保护 加密 存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安全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保护的加密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安全中最重要的是存储数据的安全,其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计算机病毒、非法访问、计算机电磁辐射、硬件损坏等。
计算机病毒是附在计算机软件中的隐蔽的小程序,它和计算机其他工作程序一样,但会破坏正常的程序和数据文件。恶性病毒可使整个计算机软件系统崩溃,数据全毁。要防止病毒侵袭主要是加强管理,不访问不安全的数据,使用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更新。
非法访问是指盗用者盗用或伪造合法身份,进入计算机系统,私自提取计算机中的数据或进行修改转移、复制等等。防止的办法一是增设软件系统安全机制,使盗窃者不能以合法身份进入系统。如增加合法用户的标志识别,增加口令,给用户规定不同的权限,使其不能自由访问不该访问的数据区等。二是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即使盗窃者进入系统,没有密钥,也无法读懂数据。三是在计算机内设置操作日志,对重要数据的读、写、修改进行自动记录。
而传统计算机安全问题研究主要是针对软件方面,计算机存储安全的硬件研究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机保护的加密存储装置,采用了硬件存储加密的技术方法,解决了传统使用软件对计算机存储加密易被破解,存储方式不安全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硬件方式保护可操控性强,同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采用密码盘近控、蓝牙远控的设计方法,解决了控制方式单一,不易控制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可同时操作互不干扰而又控制方式多样化的技术效果;采用以单片机为主的技术设计,达到了控制装置简易、方便而又安全性高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PC机、加密装置和加密存储硬盘,加密装置一侧连接PC机,加密装置另一侧连接加密存储硬盘;
加密装置包括单片机、开关电路和稳压电源;开关电路一侧连接有数据线A,数据线A连接PC机,开关电路另一侧连接有数据线B,数据线B连接加密存储硬盘;单片机一侧串口控制开关电路,单片机另一侧I/O连接有密码盘;单片机串行口连接有蓝牙模块;稳压电源为单片机和蓝牙模块提供稳定电压。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加密存储硬盘为32G固态硬盘,单片机为MSP430C1101单片机,蓝牙模块为HC-06模块;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开关电路为光耦电路MOC,光耦电路MOC的1脚连接单片机的P2.1脚,光耦电路MOC的1脚接地,光耦电路MOC的1脚连接数据线A,光耦电路MOC的1脚连接数据线B;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蓝牙模块HC-O6的UART-TXD管脚连接单片机的RXD1管脚,蓝牙模块HC-O6的UART-RXD管脚连接单片机的TXD1管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MSP430C1101单片机作为主控单元,集成了较大容量的存储器和丰富强大的硬件接口电路,具有极高性能价格比;2、使用固态硬盘作为安全硬盘,读取速度快,安全性能好;3、系统模块化接入,方便维护升级,且固态硬盘易拆卸,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密装置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单片机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电路结构图。
图中,1、PC机;2、加密装置;3、加密存储硬盘;21、单片机;22、开关电路;23、密码盘;24、数据线A;25、数据线B;26、稳压电源;27、蓝牙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5所示,包括PC机1、加密装置2和加密存储硬盘3,加密装置2一侧连接PC机1,加密装置2另一侧连接加密存储硬盘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娜,未经闫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15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