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游生物浓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0982.2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3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涛;李思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40 | 分类号: | G01N1/4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游生物 浓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游生物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浮游生物在浓缩时,是将样品瓶中的水样静置24小时后,从样品瓶的瓶口插入虹吸管,要确保虹吸管始终在液面以下1cm处,随着上清液逐渐被吸出,样品瓶中的液面不断的下降,操作人员必须始终保证虹吸管的管口处在液面以下1cm处,直到液面降低至接近样品瓶瓶底的位置,此操作过程,一般吸取一个样品瓶中的上清液需要15-20分钟,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且稍有不慎就会将底部沉淀的水样吸走,此外,每个操作人员一次仅能处理一个样品,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浮游生物浓缩装置,其能够简化操作过程,提高效率,且有效避免底部沉淀水样被吸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浮游生物浓缩装置,包括,
支架,该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沿支架长度方向排列且竖直延伸的立柱;
多个与立柱一一对应的浓缩管,该浓缩管包括上端开口且竖直延伸的筒体、顶端部连接于筒体下端部的漏斗,漏斗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漏斗的下端部开口设置有第一排液管,该第一排液管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漏斗与筒体衔接的位置外侧设置有与筒体内腔连通的第二排液管,该第二排液管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
将漏斗固定于立柱上的第一固定组件;
以及将筒体固定于立柱上的第二固定组件。
第一排液管与第二排液管的夹角为45°。
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套接于漏斗外部的套环以及将套环固定在立柱上的第一锁紧螺母。
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套接于筒体外部的卡箍以及将卡箍固定在立柱上的第二锁紧螺母。
支架包括分别位于其两端的两支撑梁、连接两支撑梁之间的上横梁、连接于两支撑梁之间的下横梁,立柱的上端部固定在上横梁上、下端部固定在下横梁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移除上清液时不需虹吸,不需操作人员在旁边守候,简化了操作过程,而且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样品,提高了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浓缩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浓缩管与立柱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0、支架;11、立柱;12、支撑梁;13、上横梁;14、下横梁;20、浓缩管;21、筒体;22、漏斗;23、第一排液管;24、第一控制阀;25、第二排液管;26、第二控制阀;30、第一固定组件;31、套环;32、第一锁紧螺母;40、第二固定组件;41、卡箍;42、第二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浮游生物浓缩装置,其包括支架10、多个浓缩管20、第一固定组件30以及第二固定组件40,支架10上设置有多个沿支架10长度方向排列且竖直延伸的立柱11;多个浓缩管20与多个立柱11一一对应的,浓缩管20包括上端开口且竖直延伸的筒体21、顶端部连接于筒体21下端部的漏斗22,漏斗22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漏斗22的下端部开口设置有第一排液管23,该第一排液管23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24,漏斗22与筒体21衔接的位置外侧设置有与筒体21内腔连通的第二排液管25,该第二排液管25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26,第一控制阀24和第二控制阀26分别用于控制第一排液管23和第二排液管25的通断;第一固定组件30用于将漏斗22固定于立柱11上;第二固定组件40将筒体21固定于立柱11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采集到的已加入固定剂的水样用量筒分别倒入多个浓缩管20中,静置沉降24小时,打开第二控制阀26,将筒体21中的上清液缓慢排出,上清液排完后,关闭第二控制阀26,打开第一控制阀24,将漏斗22中内沉淀的水样排至样品瓶中收集待用,样品排完后,关闭第一控制阀24,利用蒸馏水冲洗浓缩管20。本实用新型在移除上清液时不需虹吸,不需操作人员在旁边守候,简化了操作过程,而且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样品,提高了处理的效率。
为了方便排放上清液,同时避免排放上清液时搅起漏斗22中的沉淀水样,上述的第一排液管23与第二排液管25的夹角a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未经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0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中型建筑构件的扭转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定容积比例稀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