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轮回流式循环油轴承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7865.0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5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欧;吴永志;孙丽娟;陈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岩 |
主分类号: | F16C33/66 | 分类号: | F16C33/6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李晓敏 |
地址: | 150056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回流 循环 轴承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循环油润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涡轮回流式循环油轴承 润滑系统,属于轴承润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结构中最为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零部件,传统的轴承结构为内外圈嵌 套组合,在转动过程中常是一个圈固定不转动,另一个圈旋转,在长时间转动过程中会因为 摩擦而温度升高,进而因为温度过高而耗损,为了减少耗损而普遍采用填充润滑油来保证 轴承的润滑,从而减轻轴承的磨损。但是由于离心作用和不可避免的温度升高,使得轴承靠 近轴心一侧得不到足够的润滑油,从而使轴承不得已的磨损。特别是在高速旋转的轴承体 系中。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 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 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 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轮回流式循环油轴承润滑系统,以至少解决由 于离心作用和不可避免的温度升高,使得轴承靠近轴心一侧得不到足够的润滑油,从而使 轴承不得已磨损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涡轮回流式循环油轴承润滑系统,包括 封油内侧盖、封油端侧盖、轴、主机体、轴承卡簧和轴承;所述轴与主机体间安装轴承,轴承 通过轴承卡簧固定安装位置,轴承的内侧设置封油内侧盖,轴承的端侧设置封油端侧盖;所 述涡轮回流式循环油轴承润滑系统还包括内侧回油涡轮;所述内侧回油涡轮套接在轴上; 内侧回油涡轮的外轮缘与封油内侧盖内壁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封油内侧盖上开有至少 两个第一回油通道,至少两个第一回油通道周向布置,第一回油通道的进口与内侧回油涡 轮的外轮缘对应;所述封油端侧盖上开有至少两个第二回油通道,至少两个第二回油通道 周向布置,第二回油通道的出口与轴承对应给轴承供油;所述主机体上开有至少两个第三 回油通道,第三回油通道与第一回油通道和第二回油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回油涡轮包括轮盘和环形阵列在轮盘两侧面上的叶片,叶片 从内至外由直线叶片部分和涡线叶片部分组成;叶片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如此设置,便 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润滑油进入油道。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回油涡轮与封油内侧盖间的间隙为1mm~2mm。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回油涡轮通过螺栓销钉固定在轴上。目的是使内侧回油涡轮 随轴一同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涡轮回流式循环油轴承润滑系统所达到的效果为:本实用新型 的循环油润滑方式给轴承带走一定的热量,使轴承降温,使得轴承靠近轴心一侧得到足够 的润滑油,从而避免轴承过度磨损,这种润滑方式特别适用于转速较高的轴承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涡轮回流式循环油轴承润滑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回油涡轮的结构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右视图;
图5是叶片的纵截面图;
图6是叶片的横截面图;
图中:1-内侧回油涡轮;3-封油内侧盖;4-封油端侧盖;5-轴;6-轴承;7-主机体;8- 轴承卡簧;9-第一回油通道;10-第二回油通道;11-第三回油通道;12-轮盘;13-叶片;14-直 线叶片部分;15-涡线叶片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 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 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 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 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 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装置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 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岩,未经陈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7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阶面形钟形壳
- 下一篇:一种可自由调整厚度的球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