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式对流管道解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2169.0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2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国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周宇 |
地址: | 1551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对流 管道 解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解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室外太阳能 热水器管道的解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通常都是安装在室外房顶高处,太阳能热水器水 箱中的水通过输水管道进入室内;在冬季,尤其是在寒冷的北方,气温经 常达到零度以下,裸露在外的水管由于室外温度过低,导致输水管内的水 冻结;现有技术中,需要每天启动伴热带解冻,或者使用排空装置每次用 过后将热水器管道中的水全部放空,伴热带长期使用会老化,导致起火, 给人们的生命及财产造成损失;而排空装置非智能化,用水前后需人工操 作,使用起来较为繁琐,且电磁阀因室外温度过低易冻坏,导致无法正常 使用,也会造成水资源或能源的严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装方便,易 维修,防冻效果佳,节约能源的太阳能热水器管道防冻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热交换 式对流管道解冻器,包括:壳体和加热棒,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进水口,所 述水箱底部设有加热棒连接口,所述壳体侧壁或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加 热棒与所述加热棒连接口对接并向上延伸至壳体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气水分隔板,所述气水分隔 板数量为2块,2块所述气水分隔板将所述壳体竖向分隔成三个腔室,所述 三个腔室底部设有串水口,所述三个腔室中的左、右腔室为气水混合室, 中间腔室为冷热水室,所述加热棒位于所述冷热水室内。
具体的,所述气水分隔板上端与所述壳体顶部固定,所述气水分隔板 下端为自由端,所述冷热水室内设有分流隔板,所述分流隔板顶端与所述 进水口对应固定,所述分流隔板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分流隔板位于所述 加热棒的右方。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隔板的自由端高于所述气水分隔板的自由端。
所述出水口内设有水气导向板,所述水气导向板为L型,所述水气导向 板水平固定于所述出水口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热交换式对流管 道解冻器,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在太阳能热水器室外管道上安装本实用 新型,加热棒对壳体内的冷水加热,热水膨胀上升,融化管道内冻结的冰, 融化后的冷水下降;在本使用新型中设计了气水混合室,即预防了水受热 后体积膨胀使水管或管件破裂,还能防止气体置换成水,产生空腔气室造 成的加热棒热量无法传导产生干烧存在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与使用排 空技术,直接放出热水器管道中的水相比,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防止太 阳能热水器被冻坏,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启动伴热带解决冻堵问题的方法 相比,还有效避免了伴热带的着火现象,使用起来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水箱内部结构;
图2示意侧面开设出水口;
图3示意底部开设出水口。
其中:1、壳体;2、加热棒;3、进水口;4、出水口;5、加热棒连接 口;6、气水分隔板;7、气水混合室;8、冷热水室;9、分流隔板;10、 水气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 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热交换式对流管道解冻器,包括:壳体1和 加热棒2,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进水口3,所述水箱1底部设有加热棒连接口4, 所述壳体1侧壁或底部设有出水口4,所述加热棒2与所述加热棒连接口5对 接并向上延伸至壳体1内。
具体的说,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太阳能热水器室外的管道上,冷水从壳 体1顶部的进水口3处流进,加热棒2加热壳体1里的水温上升,加热后的水 会慢慢从壳体1通过热传递向上到管道中,将冻结管道内的冰慢慢融化,融 化后的冷水向下流动到壳体1内加热棒循环加热,可实现管道解冻;如图3 所示,将出水口4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可以方便为壳体1外侧包裹保温材料。
实施例2,实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在壳体1内加设2块气水 分隔板6,将壳体1内分隔成三个腔室,左、右腔室为气水混合室7,中间腔 室为冷热水室8,在冷热水室8内又加设了分流隔板9,使加热棒2加热后的 热水与上部冻结管道流下的冷水分离,冻结的冰融化时产生的气体会随水 流向下流进壳体1内,经过分流隔板9导向,冷水和气体会流向位于左右的 气水混合室7内,可预防在开启出水口4时排出大量的气体现象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国,未经刘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2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