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双网口的PLC数据采集及加解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0198.3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9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波;解仑;邓祖兰;王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B3/54;G08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网口 plc 数据 采集 解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双网 口的PLC数据采集及加解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电机广泛应于冶金、自动化、机械等诸多 工业领域。在工业控制系统(简称工控系统)中,电机运行状态很大程度上反 映了系统工况,一旦电机数据泄露,不仅可能造成控制工艺和技术泄密,甚至 会为别有用心的攻击者提供途径,造成生产或管理系统崩溃,带来严重的经济 损失。因此,为确保工控系统安全和可靠运行,最大程度杜绝安全隐患的重要 措施之一即保障电机数据传输安全。
目前,专门针对电机数据的监控和加解密系统较少,大多数应用将其视为 整个系统中的一部分采取安全措施,在电机至用户端数据传输很少采取专门防 护措施。随着工控系统管控一体化,工控系统与传统IT管理系统和互联网联 接越来越紧密,电机数据传输通道连通更多对象,安全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 然而,多数企业认为工控系统电机安全投入与收益不符,或无法获得即时效益, 忽略了工控系统中电机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亟需采取可靠措施确保 电机数据安全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双网口的PLC数据采集及 加解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没对电机运行数据传输采取专门的安全 防范措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双网口的PLC数 据采集及加解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加密模块成对定制的解密模块、 上位机、双网口数据采集加密模块、PLC模块以及接入PLC模块的电机,其 中,所述双网口数据采集加密模块包括:加密模块;
所述PLC模块,用于获取电机的运行数据;
所述双网口数据采集加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PLC模块获取到的电机运 行数据并通过加密模块对电机运行数据进行加密,同时将加密后的电机运行数 据上传至所述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加密后的电机运行数据,并结合解密模块对加密后 的电机运行数据进行解密并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解密模块为USBKEY解密芯片,所述USBKEY解密芯片 通过USB通信协议与所述上位机进行通信;
所述上位机,用于接收加密后的电机运行数据,并调用所述USBKEY解 密芯片,由所述USBKEY解密芯片对加密后的电机运行数据进行解密,并将 解密后的电机运行数据传输给上位机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上位机还包括:数据库;
所述数据库,还用于存储解密后的电机运行数据,并对解密后的电机运行 数据进行监管。
进一步地,所述双网口数据采集加密模块还包括:采集口、与所述采集口 相连的采集口以太网物理层控制器、与所述采集口以太网物理层控制器相连的 采集口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采集口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的发送口数据处理模 块、与所述发送口数据处理模块相连的发送口以太网物理层控制器、与所述发 送口以太网物理层控制器相连的发送口;
其中,所述发送口数据处理模块还与加密模块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口数据处理模块与发送口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串口进行 通信,其中,所述串口包括:SPI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口和发送口均为RJ45网口。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口以太网物理层控制器和采集口数据处理模块之间通 过RMII接口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口以太网物理层控制器和发送口数据处理模块之间通 过RMII接口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数量至少为1个;
所述PLC模块与电机之间通过TCP/IP协议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PLC模块包括:主控制器和电机驱动变频器,其中,所 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双网口数据采集加密模块相连,所述电机驱动变频器的输入 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机驱动变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相连;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将获取到的电机运行数据传输给所述双网口数据采集 加密模块,还用于通过电机驱动变频器控制所述电机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801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