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骨伞架中骨及折骨伞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9889.1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7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花(晋江)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19/10 | 分类号: | A45B19/10;A45B25/02;A45B25/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傅家强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伞架 折骨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骨伞架中骨及折骨伞。
背景技术
公知的,折骨伞主要包括中棒、可开合的伞架、伞面和开收伞机构,伞架通过上巢和下巢与中棒连接,伞架包括主骨、中骨、外骨、连接骨、弹性骨和下支骨,主骨的最里端枢接于上巢,最外端与中骨的靠近其最里端的里端枢接;下支骨的最里端枢接于下巢,最外端枢接于主骨的中间位置;中骨的最外端与外骨的靠近其最里端的里端枢接;连接骨的里端与下支骨的靠近最外端的外端枢接,外端与中骨的最里端枢接;弹性骨的里端与主骨的靠近最外端的外端枢接,外端与外骨的最里端枢接,中间位置与中骨滑动连接,具体可参照中国专利文献CN101653309公开的一种可安全收合的自动开合伞,在开收伞过程中弹性骨会发生较大形变,为了防止弹性骨在形变时偏摆,导致弹性骨脱落或者干扰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将弹性骨与中骨在中间位置滑动连接,用于限制弹性骨在形变时不会偏摆,上述滑动连接通常是将弹性骨在中间位置弯折形成供中骨穿过的开口式挂孔,由于挂孔为开口式,虽然可以方便于装配,但是中骨容易在弹性骨形变较大时脱离挂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可防止弹性骨偏摆的折骨伞架中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该中骨的折骨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折骨伞架中骨,包括杆状本体、注塑成型在杆状本体两端的两枢接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塑成型在杆状本体中部的限位部,该限位部形成有供弹性骨穿过的限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包括环绕附着在所述杆状本体外周面的套体、间隔平行相对设置在套体上的两支架和桥接在两支架之间的横梁,两支架、横梁和套体之间围成所述限位孔。
进一步的,两所述支架均为两支承端连接在所述套体上的拱形结构,拱形结构的两支承端沿套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横梁的一端连接在一所述支架的中部,另一端连接在另一所述支架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套体为圆柱体,两所述支架之间的所述套体外周面形成有沿所述套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面以扩大所述限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杆状本体为弹性纤维杆。
进一步的,一所述枢接部形成有一个枢接点,另一所述枢接部形成有两个间隔布置的枢接点。
一种折骨伞,包括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架中采用所述中骨。
一种折骨伞,包括中棒、可开合的伞架,伞架通过上巢和下巢与中棒连接,伞架包括主骨、外骨、连接骨、弹性骨、下支骨和所述中骨,主骨的最里端枢接于上巢,最外端与中骨的靠近其最里端的里端枢接;下支骨的最里端枢接于下巢,最外端枢接于主骨的中间位置;中骨的最外端与外骨的靠近其最里端的里端枢接;连接骨的里端与下支骨的靠近最外端的外端枢接,外端与中骨的最里端枢接;弹性骨的里端与主骨的靠近最外端的外端枢接,外端与外骨的最里端枢接,中间位置穿过所述限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骨的里端与主骨的外端之间连接有收伞弹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两枢接部和限位部均注塑成型在杆状本体上构成中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美观且结合牢固等优点,限位部形成供弹性骨穿过的限位孔,可限制弹性骨在形变时不会有偏摆,防止弹性骨因偏摆过大而脱落或影响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限位部一体注塑成型,具有结构简单、结构牢固等优点;限位孔由两支架、横梁和套体周面围成,弹性骨被限制在两支架之间,防止弹性骨左右偏摆;两支架均采用拱形结构,拱形结构可在弹性骨穿过横梁下方之前形成顶面开口的导向通道,便于弹性骨穿过限位孔,提高弹性骨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骨伞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位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位部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花(晋江)伞业有限公司,未经梅花(晋江)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98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