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一体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7861.4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5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袁明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一体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环卫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一体垃圾桶。
背景技术
环境卫生,按国际著名公益组织君友会的解释是指人类身体活动周围的所有环境内,控制一切妨碍或影响健康的因素。环境卫生之范围非常复杂而广泛,其内容大致包括:饮水卫生、废污处理(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食品卫生、病媒管制、工业卫生、公害防治(包括空气污染防制、水污染防治、噪音管制等)、房屋卫生等。
市政环卫是保障城市安全的重要部分,而遍布大街小巷的垃圾桶更是市政环卫的重要一环,但现有的垃圾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仅具有收集功能,需要环卫工人定时收取垃圾,劳动量大,而且垃圾长时间存放容易发臭变质,且现有的垃圾桶容量有线,大大限制了其垃圾处理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通过垃圾进行燃烧发电,废物利用,节能环保,垃圾桶有限的空间能够处理更多的垃圾,且能够实时处理,不需要人工转运垃圾,防止垃圾长时间储存而导致的发臭现象,值得大力推广的多功能一体垃圾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一体垃圾桶,包括垃圾箱主体,所述垃圾箱主体安装在地面上,垃圾箱主体的顶部设有照明区,垃圾箱主体上设有用于放置垃圾的投入口,垃圾箱主体的表面还设有净化层;所述垃圾箱主体的底部设有压力层,压力层的下方设置过滤层,垃圾箱主体的底部连接燃烧区,该燃烧区设于地面下,燃烧区的底部设有储能区,燃烧区的两侧设有水储存区,水储存区同样设于地面下,水储存区顶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连接雨水管道或废水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投入口上设有翻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水储存区内设有发电装置,该发电装置连接储能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一体垃圾桶通过垃圾进行燃烧发电,废物利用,节能环保,垃圾桶有限的空间能够处理更多的垃圾,且能够实时处理,不需要人工转运垃圾,防止垃圾长时间储存而导致的发臭现象,值得大力推广;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城市建设,实现绿色城市的规划要求,使有限的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符合建设低碳环保的新型城市的号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地面上的部分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一体垃圾桶,包括垃圾箱主体1,所述垃圾箱主体1安装在地面上,垃圾箱主体1的顶部设有照明区2,垃圾箱主体1上设有用于放置垃圾的投入口3,该投入口3上设有翻盖,垃圾箱主体1的表面还设有净化层4;
所述垃圾箱主体1的底部设有压力层5,压力层5的下方设置过滤层6,垃圾箱主体1的底部连接燃烧区7,该燃烧区7设于地面下,燃烧区7的底部设有储能区8,燃烧区7的两侧设有水储存区9,水储存区9同样设于地面下,水储存区9顶部设有进水口10,进水口10连接雨水管道或废水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从投入口3投放垃圾,当垃圾达到一定的重量时引起压力层5的变化,压力层5、过滤层6打开,垃圾投入低下的燃烧区7储存,当到达夜晚时,燃烧区7点火燃烧垃圾,产生热量,使水储存区9的水蒸发利用发电装置产生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储能区8内,供照明装置和净化装置使用,废气经过过滤层6排出,水储存区9通过收集雨水和废水来实现循环利用,而照明区2内设有低能低功率灯泡,连接储能区8进行供电,实现节能环保,净化层4通过吸附空气中的粉尘颗粒来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垃圾进行燃烧发电,废物利用,节能环保,垃圾桶有限的空间能够处理更多的垃圾,且能够实时处理,不需要人工转运垃圾,防止垃圾长时间储存而导致的发臭现象,值得大力推广。应用于城市建设,实现绿色城市的规划要求,使有限的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符合建设低碳环保的新型城市的号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袁明,未经张袁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78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或物料压缩打包机
- 下一篇: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