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通信网络安全可靠性定量评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7092.8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0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马泽君;林正华;邵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李夫玲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通信 网络安全 可靠性 定量 评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通信网络安全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通信网 络安全可靠性定量评估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通信网络是服务于电力系统的通信专用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 分,主要包括光缆网络、传输网络(光通信、载波通信、微波通信)、业务 网络(电力调度数据网、调度电话交换网、行政电话交换网、综合数据网、 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应急指挥通信系统)、支撑网络(网管系统、时钟系统、 监控系统、电源系统)等。
电力通信网络安全可靠性,是指电力通信系统按可接受的通信业务需求 和服务质量标准不间断地向电力系统提供通信连接的能力。
评估指标体系,是指由表征评估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 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
指标权重,是指某评估对象中各测度指标在整体中相对重要性的程度以 及所占比例大小的量化值。按统计学原理,将某事物所含各个指标权重之和 视为1(即100%),而其中每个指标的权重则用小数表示。
公用通信网络安全可靠性评估,一直是通信与信息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 方向,从研究现状来看,尽管国内外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但是评估研究方法 方面成果较少且较零散,仍没有形成完整的评估研究方法体系。
公用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性评估研究,需要以一套完整、合理的安全可 靠性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套公认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 目前较为典型的公用通信网络安全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然而,该 已有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涉及网络设备和物理结构、软件综合可靠性、网 络有效性、网络管理效率等方面,仅仅粗略地反映了公用通信网络的网络组 成和业务功能要求;指标体系层次结构不明显,指标体系不完整;最明显的 区别是该指标体系没有反映电力通信专用网络的业务需求特殊性和网络特 点,不能简单地照搬应用于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性评估研究。
表1:现有技术中较为典型的公用通信网络安全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已有的公用通信网络评估指标体系(现有的技 术方案)的缺点具体表现为:
(1)指标体系仅仅粗略地反映了公用通信网络的网络组成和业务功能 要求,没有反映电力通信专用网络的业务需求特殊性和网络特点,不能简单 地照搬应用于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性评估研究。
(2)指标体系层次结构不明显,层级仅分为两级呈现扁平化,不利于 将评估发现的薄弱环节逐级向上归类用于指导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网络。
(3)指标体系不完整,没能涵盖到公共通信网络所有的主要影响因素, 不能全方位地、真实地反映公共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性。
(4)指标体系仅是评估研究方法的一部分,而没有形成完整的通信网 络安全可靠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同时,由于电力通信网络是服务于电力系统的专用通信网络,而具有明 显的有别于公用通信网络的业务需求特殊性和网络特点,在安全可靠性方面 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更为特殊的需求。所以,公用通信网络安全可靠性的 研究成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应用,而应该针对电力系统的行业特点,提出切实 可行的电力通信网络安全可靠性评估研究方法。
电力通信网络是多技术体制、多层次网络结构并存的大型复杂专用网 络,由光缆网络、传输网络、业务网络、支撑网络等多个子网组成,存在光 纤、微波、卫星及电力载波电路等多种通信方式,网络结构复杂,业务种类 繁多,安全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类型众多、层次复杂、关联性强、隶属关系明 显。
电力通信网络安全可靠性评估方法仍处于探索性的研究阶段,尚没有可 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的安全可靠性评估技术,缺少行之有效的安全可靠性评估 方法和定量分析工具,不能客观真实地评估网络的运行情况。构建评估指标 体系、建立指标权重计算方法是安全可靠性评估模型的重要内容,尤其评价 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评估模型的基础,是评估研究对象的重要前提。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电力通信网络安全可靠性 评估指标体系,亟需一种电力通信网络安全可靠性定量评估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70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