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浇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6865.0 | 申请日: | 2016-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8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岩;秦松;盛圣胜;陈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龚明明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现浇支架。
背景技术:
在桥梁的施工建设中,桥梁的施工方式可以分为预制架设施工和原位现浇施工两大类施工方法,实际生产中通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但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现场条件或者项目的规模等具体情况的限制较适合采用原位现浇的施工方法进行桥梁的施工。
现浇施工法必须搭设支架,而目前大部分的支架都是采用高度相同的金属管进行搭设形成,由于金属管的高度相同,导致支架的高度不好设置,不利于施工。另外,目前的金属管内径很小,整体较细,导致需要复数根金属管相互连接搭设成具有一定承受能力的支架,且由于相邻金属管之间的间隙很小,导致搭设起来较为繁琐。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现浇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现浇支架包括:可调相对高度的钢管支架结构,其设置于两墩柱之间,且该钢管支架结构下端与地面固定;贝雷梁,该贝雷梁通过双拼工字钢垫梁安装于钢管支架结构上端,且该贝雷梁上端铺设有横向分配梁;碗口脚手架,其设置于横向分配梁上,且该碗口脚手架上铺设箱梁底模以及用于支撑箱梁底模的顶方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管支架结构包括若干组相对应并竖直假设于两墩柱之间的钢管支架以及复数连接于钢管支架之间的横联板和斜杆连接板,且钢管支架包括多个高度相同或不相同的钢管以可拆可调节高度的方式叠设组成。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管呈圆筒形,且该钢管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对接的第一、第二法兰盘,且该钢管外围设置有用于与横联板和斜杆连接板连接的耳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耳板上设置有水平分布的第一螺栓孔和倾斜分布的第二螺栓孔,该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分别通过螺栓与横联板和斜杆连接板端部固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管的内径至少为60mm,其厚度至少为10mm;所述第一、第二法兰盘的厚度均大于16mm。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管支架结构下端通过向地下打设预应力管桩与地面固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管支架结构下端与地面上设置的承台固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拼工字钢垫梁与钢管支架结构之间还设置有钢板盖板;所述钢板盖板与双拼工字钢垫梁之间设置有垫凳。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管支架结构还与墩柱外围固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管支架结构上设置有人行步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钢管支架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高度相同或不相同的钢管进行搭设,以致使整个现浇支架的高度可以任意调节,以满足不同的施工要求。另外,由于钢管的内径较大,且厚度也相对较大,以致使其搭设形成的钢管支架结构的结构更加稳定,承重能力更强,且需要数量较小的钢管即可完成搭设,可较低搭设难度,同样可增强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钢管支架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4所示,为一种现浇支架,其包括:可调相对高度的钢管支架结构1以及依次安装于钢管支架结构1上的贝雷梁2、碗口脚手架3和铺设于碗口脚手架3上的箱梁底模4以及用于支撑箱梁底模4的顶方木5。
所述钢管支架结构1设置于两墩柱10之间,且该钢管支架结构1下端与地面固定;具体而言,所述钢管支架结构1下端通过向地下打设预应力管桩101与地面固定。或者是,所述钢管支架结构1下端与地面上设置的承台102固定。
所述贝雷梁2通过双拼工字钢垫梁21安装于钢管支架结构1上端,且该贝雷梁2上端铺设有横向分配梁;所述双拼工字钢垫梁21与钢管支架结构1之间还设置有钢板盖板103,另外,所述钢板盖板103与双拼工字钢垫梁21之间设置有垫凳104,以此可保证整个现浇支架结构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6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拉桥牵索挂篮的施工操作组合平台
- 下一篇:一种斜拉桥用复合防护层耐腐蚀拉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