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管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5800.4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8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薛宏;王嘉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4 | 分类号: | B01F5/04;C02F1/5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弯管混合器。
背景技术
水厂的常规处理中絮凝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能使水中胶体颗粒聚集脱稳,从而在沉淀池内沉降去除,胶体脱稳需要向原水中添加絮凝药剂。目前水厂都采用湿式加药法,将絮凝药剂溶解稀释,用加药管输送到静态混合器与原水混合,以达到加药的效果。静态混合越好,反应池中絮凝剂的分布就愈加均匀,反之,反应池不同部分絮凝剂的浓度变化就会很大,不利于对胶体颗粒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水厂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埋在地下与加药管连接。这样虽然保证了美观,但对水厂的操作检修都带来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药均匀且易于维修的弯管混合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弯管混合器,包括与絮凝池相连通的进水管、用于投加絮凝剂的加料管,所述的进水管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埋于地下的直管、与所述的直管相连通且部分伸出地面的第一弯管、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弯管和所述的絮凝池相连通的第二弯管,所述的加料管与所述的第二弯管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弯管为90°弯管。
具体地,所述的第二弯管为90°弯管。
具体地,所述的弯管混合器还包括与所述的第二弯管或所述的第一弯管的地上部分相连接用于固定所述的加料管的固定件。
更具体地,所述的固定件为钢板。
具体地,所述的弯管混合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加料管上的流量计。
具体地,所述的加料管包括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弯管相连通的主管、与所述的主管的下端部相连通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
更具体地,所述的弯管混合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支管上的第一冲洗泄水阀。
更具体地,所述的第二支管上的第二冲洗泄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原水与絮凝剂混合均匀,在絮凝池不同方位取样分析絮凝剂的浓度,浓度差最大不超过20%,且从运行效果来看,矾花形成效果良好,絮凝池出水浊度稳定在1NTU以下。使用这种弯管代替常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可以省下混合器的费用,且操作简易,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絮凝池;2、直管;3、第一弯管;4、第二弯管;5、固定件;6、流量计;7、主管;8、第一支管;9、第二支管;10、第一冲洗泄水阀;11、第二冲洗泄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弯管混合器,包括与絮凝池1相连通的进水管、用于投加絮凝剂的加料管,进水管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埋于地下的直管2、与直管2相连通且部分伸出地面的第一弯管3、分别与第一弯管3和絮凝池1相连通的第二弯管4。
加料管与第二弯管4相连通,第一弯管3为90°弯管,第二弯管4为90°弯管。
弯管混合器还包括与第二弯管4或第一弯管3的地上部分相连接用于固定加料管的固定件5,固定件5为钢板。
弯管混合器还包括设置在加料管上的流量计6。
加料管包括上端部与第二弯管4相连通的主管7、与主管7的下端部相连通的第一支管8和第二支管9,第一支管8为主加料管,第二支管9为备用加料管,流量计6安装在主管7上。
弯管混合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管8上的第一冲洗泄水阀10、设置在第二支管9上的第二冲洗泄水阀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58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环保型粉料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清洗防锈剂制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