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带倒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5183.8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1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熊跃武;周政;王占武;梁洪鑫;陈娜;李卫丽;刘旭;孙凤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跃武 |
主分类号: | F16H7/22 | 分类号: | F16H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300 黑龙江省大庆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 倒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专用工具,具体涉及皮带倒槽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直没有一种专业的皮带倒槽器,通常情况下都是维修人员就方便、使用手头常见的其它工具替代使用,如:活扳手柄、大号螺丝刀、扒轮胎的撬棍、以及就近找到的其它适用物品。由于三角皮带(行业内简称皮带)是用来传导动力的闭合环形,由硬橡胶和线绳胶联固化而成,又不具有延展性,通常2-5根成组一起使用,分别安装到皮带轮槽中,在不拆机泵地脚螺栓的情况下,皮带只能从相对外侧的皮带轮槽逐次、逐根向里面的皮带轮槽倒进,更有甚者是主动轮、从动轮都要倒进的情况,加之机器、设备的空间一般都是较为紧凑的,操作难度可想而知。另外,还会经常因为撬动的工具、力度等因素造成皮带轮损伤、皮带长度(影响松紧度)问题导致设备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带倒槽器,解决了现有技术表现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背板2、梯形齿3、导向斜块4,其特征是:在背板2的下侧面上依次排列有梯形齿3,在背板2的上侧面上的宽端5处安装有导向斜块4。
其特征是:背板2由左至右,由窄端1过渡到宽端5。
其特征是:在背板2的下侧面上依次排列有梯形齿3,从背板2的窄端1至宽端5依次依照由低到高的次序排列。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得皮带在跨越皮带轮槽时,皮带承受的是逐步渐进增加的拉力,并随着皮带轮的转动,被逐步垫高到皮带轮槽的边沿处,再导入到下一个皮带轮槽里,其优点是:效率高、省力气,不损伤皮带和皮带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梯形齿3的仰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皮带轮6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零部件及说明:1.窄端,2.背板,3.梯形齿,4.导向斜块,5.宽端,6.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背板2是一条弹性钢片,左端较窄即窄端1、右端较宽即宽端5,在背板2的下侧面上,依次排列有梯形齿3,梯形齿3是一组,它们从背板2的窄端1至宽端5依次依照由低到高的次序排列。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与皮带轮6使用状态示意图,当皮带压过背板2时,是逐步被垫高的,直至垫高到皮带轮槽的边沿处,在沿背板2的上侧面上宽端5处安装的导向斜块4,顺利导入下一个皮带轮槽中。背板2由左至右,由窄端1过渡到宽端5,是因为窄端1是放入皮带轮槽的底部,与其尺寸相对应的,同理宽端5是位于皮带轮槽的顶部的。在背板2的下侧面上依次排列有梯形齿3,也是与背板2所处位置的高度相匹配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要把其垫在皮带与皮带轮槽间,顺势盘动皮带轮6即可实现皮带从一个皮带轮槽导入另一个皮带轮槽,往复使用既完成安装或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跃武,未经熊跃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51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级变速传动机构
- 下一篇:汽车涨紧轮摇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