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气体应急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4091.8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2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天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16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应急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多种气体的检测仪。
背景技术
气体检测仪是一种气体泄露浓度检测的仪器仪表工具,主要是指便携式/手持式气体检测仪。主要利用气体传感器来检测环境中存在的气体种类,气体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气体的成份和含量的传感器。一般认为,气体传感器的定义是以检测目标为分类基础的,也就是说,凡是用于检测气体成份和浓度的传感器都称作气体传感器,不管它是用物理方法,还是用化学方法。
传统的气体检测仪器多为单气体或固定气体种类的单气体检测仪器;检测气体品种单一、固定;没有历史数据记录。例如一种常见的单点式气体检测报警仪由交流电源、变压器、安全栅、本机电路、探头、声光报警器、测量值显示器等部分组成。这种装置只能够针对某一气体进行检测,其应用范围小,检测能力不强。同时由于现有的气体检测仪器,没有历史数据记录,都是只具备就地显示的功能,检测时需人工记录检测地点,检测时间,气体含量,检测人员,数据曲线的归纳整理等。
针对上述的问题,出现有用于同时检测多种气体的检测仪,但是,这些检测仪的警示功能不好,未能针对不同的其他进行独立警报,而且检测一些沟渠或者狭窄地方时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气体应急检测仪,其目的是实现多种气体的同时检测。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一种多气体应急检测仪,包含:
一种多气体应急检测仪,包含:
收容于可便携提取的箱体内的检测装置;
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壳体、收容与该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置于壳体外侧的用于显示检测参数的LED显示器;
其中,所述电路板包括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包括A/D转换电路;
其中,所述A/D转换电路连接信号调解电路,该信号调节电路至少具有八个输入端,该至少八个输入端分别连接至少八个检测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与外界进行通信连接的无线通信器、用以显示检测数值的所述LED显示器、用以提示是否超标的和给该检测仪供电的供电模块以及存储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传感器为一氧化碳检测仪、硫化氢检测仪、氧气检测仪、氯气检测仪、氨气检测仪、臭氧检测仪、氰化氢检测仪、氯化氢检测仪、氢气检测仪、一氧化氢检测仪、一氧化氮检测仪、二氧化氮检测仪、二氧化硫检测仪、氟化氢检测仪、甲醛检测仪、乙烯检测仪、氟气检测仪、溴气检测仪、磷化氢检测仪、乙醇检测仪、甲醇检测仪以及乙炔检测仪中的至少八种。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模块为锂电池或者超级电容。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模块连接一用以充电的USB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的型号为STM32F103VET6。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器为WIFI通信器或者蓝牙通信器。
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用于突发性化学事故现场的有毒有害气体快速检测,气体定性、定量现场直读快速测定,为事故分析提供现场数据,适用于安全生产、消防检查、环境保护、卫生防疫部门,巨涌毒气检测和实验室气体检测。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检测传感器、微处理器、LED显示器和无线通信器采用模块化组合,实现了快速检测。并且设置至少8个检测器,实现实时检测显示;通过LED显示器可以实现本地查看并且可以查阅历史数据,通过无线通信器可以实现数据无线实时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气体应急检测仪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多气体应急检测仪的电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气体应急检测仪,包含:收容于可便携提取的箱体10内的检测装置20;
其中,所述检测装置20包括一壳体201、收容与该壳体201内的电路板以及置于壳体201外侧的用于显示检测参数的LED显示器202;
其中,所述电路板包括微处理器30,该微处理器30包括A/D转换电路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天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恒天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40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