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产气水淹井专用超声波搅拌积液式泡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1350.1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4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刘卫华;吕滕;向雨行;杨青松;程博;王坤;梁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王震秀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产 水淹 专用 超声波 搅拌 积液 式泡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排采气用积液搅拌装置,尤其是一种低产气水淹井专用超声波搅拌积液式泡排装置。
背景技术
川渝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产地之一,然而,其中有水气藏比例高达80%左右,随着开发的进行,水侵对气藏的有效开发产生了巨大影响,若不采用有效措施,势必导致气井水淹,降低气藏采收率。
目前,川渝地区有水气藏后期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排水采气,并已形成了以泡排、气举、电潜泵等为代表的技术体系。其中,泡排【泡排即是指泡沫排液】采气是一种将少量表面活性剂注入井内,与井内气水混合产生泡沫,减少气水两相垂管流动的滑脱损失,增加带水能力,从而用天然气气流将水携带到井口的工艺,因其使用方便、成本低、适用范围广,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采用的常规泡排剂一般包括如下几种:
①、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40~60%、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5~25%、十六烷基二甲基烷基氯化铵5~25%、余量为水;
②、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椰油酰基胺丙基甜菜碱25~40%,月桂酰肌氨酸20~30%,余量为水;
③、其组分按质量份数为:十二烷基硫酸钠10-15份,烷基糖苷占2-5份,AES占15-18份,十二烷基磺酸钠占20-25份,生物表面活性剂占5-10份,水占27-48份。所述的AES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所述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质量份数30份的脂肪酸甘油酯、20份的脂肪酸山梨坦、20份的聚山梨酯和30份的硬脂酸组成。
但是,上述常规泡排剂在泡排技术使用过程中,需要气井有一定产量,才能对泡排剂进行搅动,从而产生泡沫。对于产量较低的井,和已经水淹的井【我们通常称之为低产气水淹井】,泡排技术将无法使用。因此,如何实现低产气水淹井排水采气,提高泡排应用效果,是困扰着泡排这一有效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并没有相应的泡排装置来应用于低产气水淹井中进行采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泡排技术应用在低产气水淹井中的低产气水淹井专用超声波搅拌积液式泡排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低产气水淹井专用超声波搅拌积液式泡排装置,其中:包括固定在气井底部内壁上的至少一台超声波设备,该超声波设备通过线缆与操作室中的控制柜电连接,启闭控制柜上的控制按钮实现对超声波设备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所述结构能对低产气井和水淹井中积液进行搅拌产生波动,便能在低产气水淹井中使用泡排技术进行持续采气,达到能源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气井;5、超声波设备;6、线缆;7、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图中的低产气水淹井专用超声波搅拌积液式泡排装置,包括固定在气井A底部内壁上的至少一台超声波设备5,该超声波设备5通过线缆6与操作室中的控制柜7电连接,启闭控制柜7上的控制按钮实现对超声波设备5的启闭。在该实施例中,利用超声波设备5产生的超声波雾化及超声波搅拌积液,使泡排剂在积液中充分反应,从而达到泡排排水采气的目的。其原理是当气井A的井底产生积液影响气井的生产能力时,人为控制启动超声波设备5,这时超声波设备5的电路超声波振荡,传输到压电陶瓷振子表面,压电陶瓷振子会产生轴向机械共振变化,这种机械共振变化再传输到与其接触的液体,使液体表面产生隆起,并在隆起的周围发生空化作用,由这种空化作用产生的冲击波将以振子的振动频率不断反复,使液体表面产生有限振幅的表面张力波。这种张力波的波头飞散,使液体雾化搅拌积液实现泡排功能。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采用的各部件均采用市场销售产品。
显然,上述所有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畴。
综上所述,由于上述结构,使得排泡采气能够在低产气水淹井得以应用,冲破了泡排这一有效技术无法应用在低产气水淹井中的技术瓶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13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液位检测仪的泡排剂自动投放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油污泥调驱封堵装置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