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声光求救挂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0846.7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4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施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3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声光 求救 挂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声光求救挂件。
背景技术
为保护妇女、儿童的人身安全,减缓弱势群体在受到突发侵害的危害程度,人们设计了自卫防身的简易工具,现有技术的自卫防身工具主要有,如“防狼喷剂”、“自卫指环”等工具,存在的问题是,上述工具不便使用,其一,在防身的过程中有可能对自身造成伤害,无法确保使用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自卫,其二,防护范围受限,工具所产生的作用仅在侵害人与被侵害人之间有效,不能唤起周边人群的警觉,无法及时获得保护与救援,无法起到对侵害人的震慑作用,导致受害人危险性增大,不利于最快时间遏制事态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声光求救挂件,本实用新型采用发光装置及发声装置,在受害人受到突发侵害时,只需拉动拉环,即可产生声光报警,起到向周边的人群呼救,震慑侵害人的侵害行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声光求救挂件,其特点包括壳体、主电路板、存储器、隔离拉环、电池座、电池及扣带,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扣环、尾端设有绝缘带槽,壳体内设有扬声器、两侧设有LED报警灯,隔离拉环上设有绝缘带及拉环,电池座上设有带隔离开关;
所述主电路板设于壳体内并与LED报警灯及扬声器电连接;存储器及电池座设于主电路板上,隔离拉环的绝缘带设于电池座的带隔离开关内,并绝缘带沿壳体的绝缘带槽外延将拉环置于壳体外,电池设于电池座内,扣带系在壳体的扣环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发光装置及发声装置,在受害人受到突发侵害时,只需拉动拉环,即可产生声光报警,起到向周边人群呼救及震慑侵害人侵害行为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主电路板2、存储器3、隔离拉环4、电池座5、电池6及扣带7,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有扣环11、尾端设有绝缘带槽12,壳体1内设有扬声器13、两侧设有LED报警灯14,隔离拉环4上设有绝缘带41及拉环,电池座5上设有带隔离开关;
所述主电路板2设于壳体1内并与LED报警灯14及扬声器13电连接;存储器3及电池座5设于主电路板2上,隔离拉环4的绝缘带41设于电池座5的带隔离开关内,并绝缘带41沿壳体1的绝缘带槽12外延将拉环置于壳体1外,电池6设于电池座5内,扣带7系在壳体1的扣环11上。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可制作成卡通挂件或钥匙扣,通过壳体1扣环11上的扣带7系在书包、手包、衣服或裤子上。装配前在存储器3内置入连续呼救的声响,当遇到突发侵害的危害情况时,使用者用力拉扯隔离拉环4,设于电池座5带隔离开关内的绝缘带41被拉出,带隔离开关联通,接通主电路板2,LED报警灯14发光、扬声器13发出连续的呼救声,从而唤起周边人群的警觉,及时采取保护与救援措施,并对侵害人的侵害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为保证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既安全可靠,又便于准确报警,在电池座5上设置了带隔离开关,在隔离拉环4上设置了绝缘带41及拉环,并将绝缘带41置于带隔离开关内,保持带隔离开关始终处于断开状态,当绝缘带41抽出,带隔离开关自行闭合,主电路板2启动实施报警,避免了普通开关由于潮湿、震动等环境因素而导致的开关误动作、误报警。
本实用新型在防身的过程中不仅不会对自身造成伤害,而且能迅速唤起周边人群的警觉,及时获得保护与救援,降低受害人危险性,利于最快时间遏制事态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性高且便于携带的优点,尤其适宜于妇女、儿童及老人在受到人为突发侵害时的报警求援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未经上海信息技术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08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林业技术森林灾害监测系统
- 下一篇:门铃系统及门铃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