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锁具的联动开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0227.8 | 申请日: | 201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8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闵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屋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15/10;E05B1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联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锁具的联动开合机构。
背景技术
锁在居家和办公场合被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锁具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现代的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一大批如声控锁、磁控锁、密码锁、遥控锁,指纹锁等先进的电子锁。
电子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使用非机械钥匙如密码、随机码、二维码、指纹设别、虹膜设别、磁卡、射频卡、TM卡等作为用户识别ID而实现锁的开闭,是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由于其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和技术先进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储物箱和储物柜中。
传统电子锁的联动开合机构,安全性能低,因低强度的机械撞击而形成的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容易产生扭矩,使得棘爪转动脱离锁舌,锁具可被轻易打开;其次传统的棘爪与锁舌的扣合处摩擦力小,结构可靠性差;最后传统的电子锁具的联动开合机构中的零件多数由粉末合金材料冲压制成,硬度低、强度弱、耐磨性差、摩擦阻力大,使用寿命短等特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锁具的整体性能和锁具的耐候性,使其无法适应不同的气候情况,容易失效,在较为恶劣的气候下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暴防撬防震动、安全性高且不易破坏的用于锁具的联动开合机构。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锁具的联动开合机构,包括可转动连接于锁壳上的锁舌和棘爪,棘爪上设有与锁舌扣合的第一负角,锁舌上设有与棘爪扣合的第二负角;当外力作用于锁舌,带动锁舌顺时针转动,使得锁舌和棘爪相扣合,完成闭锁;当外力作用于棘爪,带动棘爪逆时针转动,使棘爪和锁舌相脱离,完成开锁。
通过在棘爪和锁舌上分别设置的第一负角和第二负角,增强了两者卡合处的摩擦力,使得两者紧密扣合,即使在外力撞击下卡合处也不易松脱。
具体的,棘爪通过棘爪安装轴可转动的连接于锁壳上。
上述棘爪安装轴上设有包覆阻尼油的螺旋槽。提高棘爪的防震性能,进而提高锁具的抗冲击性能。
上述棘爪上开设配重孔。使棘爪质心位于其自身的旋转重心上,有效降低机械撞击时产生的重力加速度。
上述锁舌通过锁舌安装轴可转动的连接于锁壳上。
优选的,锁舌和棘爪均为机加工件。
工作流程:当外力作用于锁舌,带动锁舌顺时针转动,使得锁舌和设于棘爪上的第一负角相扣合,棘爪和设于锁舌上的第二负角相扣合,完成闭锁;当外力作用于棘爪,带动棘爪逆时针转动,使得锁舌和设于棘爪上的第一负角相脱离,棘爪和设于锁舌上的第二负角相脱离,完成开锁。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棘爪和锁舌上分别设置的第一负角和第二负角,增强了两者卡合处的摩擦力,使得两者紧密扣合,即使在外力撞击下卡合处也不易松脱;其次通过改进棘爪的结构实现棘爪质心位于其自身的旋转重心上,还通过增设包覆阻尼油的螺旋槽,可防止锁具在重力加速度的冲击下被强制打开,增强了锁具自身的安全性能;最后本实用新型中锁舌和棘爪均采用机加工,将其用于锁具,能够大大提高锁具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候性,使锁具能够在较为恶劣的气候环境下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锁具的联动开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锁具的联动开合机构,包括锁舌2和棘爪3,锁舌2和棘爪3分别与可转动地连接在锁壳1上;可通过锁舌安装轴7使锁舌2与锁壳1实现可转动的连接;棘爪3也可通过棘爪安装轴6可转动地与锁壳1连接。锁舌2和棘爪3可均为机加工件,机加工件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耐候性、耐腐蚀性,将其用于锁具,能够有效增强锁具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候性,使锁具能够在较为恶劣的气候环境下正常使用。
棘爪安装轴6上还可设置螺旋槽,并在螺旋槽内包覆阻尼油,以提高棘爪3的防震性能,进而提高锁具的抗冲击性能。
还可在棘爪3上开设配重孔8,使棘爪3的质心位于其自身的旋转重心上,大大降低机械撞击时产生的重力加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02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一体轧制成型结构的钥匙坯
- 下一篇:新型简易门把手换向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