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烟气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0197.0 | 申请日: | 2016-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9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贾凤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飞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1D2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烟气 轮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烟气轮机。
背景技术
烟气轮机是利用催化再生器烧焦所产生的高温低压烟气的热能及压力能作功的旋转机械。用于催化裂化装置的能量回收系统,利用烟机产生的机械能带动主风机或发电机等设备工作或发电,达到回收能量的目的。
申请号为CN201320260102.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烟气轮机,在烟气轮机轴承箱前端安装一台冷却水箱,冷却水箱内设有折流板,箱体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出口;冷却水箱与烟气轮机涡壳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这种改进的烟气轮机虽然解决由于轴承箱前后端温度不一致,导致烟气轮机转子、汽封动静相磨的问题,但是依然存在以下不足:叶片的叶型和叶片根部设计不合理,使得气流紊乱,产生冲蚀,叶片根部容易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减缓叶片尤其是叶片根部产生的气流冲蚀和催化剂结垢的新型烟气轮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烟气轮机,包括主轴、动叶片、进气机壳、进气口、静叶片、排气机壳、排气口、底座和梳齿密封件,所述静叶片和动叶片均为弯扭复合叶型,所述静叶片上设置有若干等距凸棱,所述凸棱方向和所述静叶片的弯曲方向相一致,所述静叶片根部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新型烟气轮机采用弯扭复合叶型替代现有技术中所述动叶片的简单变截面叶型和静叶片的等截面叶型,使不同半径上所述静叶片的出气角和动叶片的进气角相匹配,在整个径向上形成合理气动攻角,减轻气流与叶片之间的摩擦,整个流道气流通畅,流速均匀,使烟气能量得以充分回收;并且在所述静叶片上设置有顺着静叶片弯扭方向的若干凸棱,起到整流作用,避免气流紊乱,同时减轻气流冲蚀的带来的破坏;所述加强筋对所述静叶片根部有加固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机壳的流道和所述梳齿密封件连接处圆滑过渡,所述梳齿密封件的梳齿外围设置有凸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圆滑过渡处理后的所述排气机壳流道气流通过时更加顺畅,减少气流阻塞;在所述梳齿密封件的梳齿外围设置凸台,能够将所述梳齿包围住,使得所述梳齿和所述轮盘之间的间隙很小,减少了气流分散和损失,也解决了轮盘后端面冲刷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机壳内壁采用双纽线型,所述双纽线型为从所述进气机壳上部到中部的曲率半径从大到小变化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纽线型的所述进气机壳曲率半径从小到大逐渐变化,曲率变化趋势一致,有利于流道的收敛,减少进气损失,缓解了气流对所述进气机壳的冲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弯扭复合叶型能使气流通畅,使得烟气能量得意充分回收,若干所述凸棱其整流作用,避免紊流,并从根本上解决冲蚀问题;所述加强筋对所述静叶片根部进行加固,防止冲蚀损毁。流线型排气机壳流道减少气流阻塞;封闭式结构的所述梳齿密封件使得气流顺畅;双纽线型进气机壳内壁可以缓解气流冲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烟气轮机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即梳齿密封件的放大图;
图3为原烟气轮机梳齿密封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施例静叶片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施例进气机壳剖面图。
图中,1、进气机壳;2、主轴;3、动叶片;31、轮盘;4、静叶片;5、底座;6、进气口;7、排气口;8、排气机壳;9、梳齿密封件;91、梳齿;92、凸台;10、凸棱;11、加强筋;12、双纽线型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烟气轮机,包括主轴2、动叶片3、进气机壳1、进气口6、静叶片4、排气机壳8、排气口7、底座5和梳齿密封件9,所述静叶片4和动叶片3均为弯扭复合叶型(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所述静叶片4上设置有若干等距凸棱10,所述凸棱10方向和所述静叶片4的弯曲方向相一致,所述静叶片4根部设置有加强筋11,静叶片4的形状,所述弯扭复合叶型的线型扭转方向符合气体流动趋势,若干所述凸棱10沿着所述弯扭复合叶型的扭转方向设置。
所述排气机壳8流道和所述梳齿密封件9连接处圆滑过渡(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所述梳齿密封件9的梳齿91外围设置有凸台92。
所述进气机壳1内壁采用双纽线型(如说明书附图5所示),所述双纽线型为从所述进气机壳1上部到中部的曲率半径从大到小变化趋势一致。
具体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飞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飞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0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缸筒
- 下一篇:渣浆泵前护板与泵壳组合结构